薛永蘭
摘 要:教育教學與素質教育是緊密相連和相輔相成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怎樣有效地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需要認真探究的一個問題。為此,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實施;策略
一、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可以單純地應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漢字“男”的時候,通常都是由教師領著學生讀它的讀音——nán,再重復幾次,就完事了。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認識到,在講解漢字的過程中,應當將漢字文化的本質性東西講出來,像“男”這個字,下面是“力”,而上面是“田”,也就是指在田地里耕作的人,這就是以前所謂的男人,以使學生加深對這個字的印象和理解。然后,教師加以引申,教育學生,父母的努力工作是為了你們的安心學習,從而啟發學生好好學習,并且回家的時候多多地照顧父母和理解父母,這樣學生由點及面,學生的領悟增強了,學生的情感得以激發,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目的。為此,教師需要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是由學生跟教師進行配合而實現的,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想象是人們對事物的聯想和改造,是一種擬造新形象和新事物的思維活動。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痹谛W語文的教學中,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要求學生對小女孩當時所處的情況進行想象,再要求學生通過戲劇的形式來表演這個故事,其中,一名學生扮演小女孩的親人,一名學生扮演小女孩幻想當中的奶奶,一名學生扮演這個小女孩,并且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以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將素質教育的內涵與意義進行準確的把握,轉變教學觀念,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并且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切實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而非僅僅談談罷了。
參考文獻:
李玉彩.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角色轉變[J].考試周刊,2009(11).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武勝驛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