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蓮
摘 要:農村初中課外閱讀資源匱乏,學生又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優越的課外閱讀條件,解決無書讀的困難,同時激發閱讀興趣,指導科學的閱讀方法,并在閱讀中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
關鍵詞:激發興趣;方法指導;能力訓練
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讓學生從沉重的作業負擔中解放了出來。這為課外閱讀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但農村中學課外閱讀資源短缺,學生的讀書興趣還不夠濃,也沒有科學的讀書方法,語文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因此,教師做好精心指導很有必要。
一、讓學生有書讀
閱讀資源的匱乏是阻礙農村初中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首要問題,我們教師應因地制宜,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
1.鼓勵學生購書
我們給學生列出書單,讓每一位學生每個學期去購買一到兩本名著或比較優秀的書籍,要求他們盡量不要買相同的書,買來后同學之間相互借閱,同班可以相互借閱,不同的班級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閱。這樣每個學期一個學生便可讀到至少幾十本課外書,每個學生都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三年下來,其積累是可觀的。
2.建立班級圖書角
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還可以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在班內接觸到更多的知識,圖書角的書可由學生從家中帶來,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教師也可以把自己藏書中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拿來放在班里。這些書每學期更換一次,幾年下來學生也會讀到很多書。
3.向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借閱
農村中學條件差,學校圖書室、閱覽室雖小,但也有一定數量的藏書,教師可以經常到里面翻閱了解書目,以便有針對性地推薦給學生。
4.給學生打印美文、佳作
教師經常把優美的文章打印出來,讓學生每人都有一份,可每周安排一節固定的美文、佳作欣賞課,讓學生開展朗讀、品味、交流等活動。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1.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
從他們都感興趣的電視入手,鼓勵他們看動畫故事,利用語文活動課讓學生聽故事錄音,教師也給學生講些生動有趣的故事。然后告訴學生這些生動的故事書里都有,只要自己去讀書,書中的故事無窮無盡,并趁機向學生推薦一些故事書、童話、名著等,讓學生自己借閱,這樣學生自然會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開展活動激興趣
教師要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可利用各種集體活動競賽,讓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可更好地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
3.利用課文激興趣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我們可把他們作為引子,誘導學生進入名著神圣的殿堂。
4.用評價激趣
教師每周一次適當地檢查學生的閱讀記錄本,形成評優獎勵的制度。在課外閱讀指導中也可嘗試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伙伴并組建課外閱讀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展閱讀交流,并進行多種形式的評比,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
學生僅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只憑興趣無目的、不重方法地去閱讀,其意義和收獲也不大,有些學生憑著興趣隨意地不加選擇地讀,有的讀了好片段、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汲取寫作技巧,因此,我們要教會學生讀書。
1.指導學生讀適合自己的書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學生如不加選擇地讀,只能虛度時光而沒有收獲。學生能否正確選擇讀物,關乎課外閱讀的成敗。因此,我們必須給予指導。應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益于學習的讀物。
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例如,對經典性的書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體會其真情實感,應用細讀和精讀方法。對于一般性書籍和文章,只作一般了解,可讓學生略讀或選讀,選擇其中部分章節或片段進行閱讀。
3.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積累
讀書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學生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可圈點勾畫寫批注,可作摘抄,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四、指導學生以讀帶說促寫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開闊了視野、增強了積累。但這遠遠不夠,閱讀積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綜合運用,要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使閱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結合課外閱讀可對學生進行一些語文能力的指導訓練。
1.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農村的學生往往拙于言辭,處于有話說不出的困窘。因此,除了語文課堂教學外,課外閱讀同樣應該把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可根據課外閱讀材料設計若干個訓練方案。
2.寫作能力訓練
多讀的同時多寫才能使我們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作文訓練要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1)寫讀書心得。(2)仿寫、縮寫、續寫、擴寫、改寫。(3)鑒賞訓練。(4)自由寫作訓練。
總之,多引導學生讀書,從古今中外的優秀文章中汲取營養,在豐富語言積累的同時,學生也在潛移默化地受文中思想內容、情感因素、寫作技巧的熏陶,久而久之,素養便會提升,寫作技巧也自然會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 山東省金鄉縣金曼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