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教師既要調動個別學生的積極性,又要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讓學生通過生生合作、組組互動,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分組教學;有效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25-01
教師在有效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效課堂已成為教育改革形勢所趨。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正確運用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做好課前準備,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初中物理教學要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必須不惜下足課前功夫,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要求教師仔細分析教材、理解教材;認真鉆研教學重點和難點;對教材進行適當調整,有所側重。對于教學重點、難點要精講細解,對于學生通過自學可以領悟的知識點則點到為止。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有極高的清晰度,物理課堂教學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高的收效,這樣不僅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更能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接受所學物理知識。另外,在備好教材的同時,還要備學生。教師要認真考慮如何吸引學生踴躍參與,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教學任務宜多樣化,這樣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到6人(一般根據學生的座次就近分組,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優等生與學困生相結合)組內實行組長負責制,讓學生自己命名,自己制訂本組的學習計劃和奮斗目標,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團隊精神。小組實行評比加分制,教師根據各組學生課堂表現及完成任務情況加分,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一般是先讓學生自學,把自學中學生反饋上來的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并進行合理猜想。教師圍繞各種猜想,分配探究任務。各小組針對探究課題,進行合理分工,達到默契配合。經過分析討論,小組成員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如:在光的反射這一節,教師可以分配給學生學習任務,班級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共同學習并解決知識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的討論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過程,并且這種學習方式可以顧忌到每位學生,包括學困生,小組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對于學困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組內同學可以幫助解決。這樣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每個同學都在合作探究學習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更加增強了其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三、設置當堂分類測評,及時檢測課堂效果
設置當堂教學測評,及時檢測課堂學習成果即教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和各層次學生學情在教學案中設置針對性的當堂訓練,對學生實行當堂檢測考查。首先,訓練的內容要精品化:精選習題,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其次,訓練的內容要層次化:要由易到難,按照梯級形式分成a、b、c三個層次。每次物理練習都包括基礎題、提升題和深化題三大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基礎題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提高題是供學困生選做,中等生和優秀生必做;深化題是供中等生選做,優生必做。三類題的比例是基礎題約占80%,提升題約占15%,深化題約占5%。讓高、中、低層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當堂分類檢測以后,根據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矯正措施。對于未過關的學生,除了可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外,也可以采取同學互教、小組交流等形式來解決。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做到了堂堂清、日日清、人人會,提高了課堂效率。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確保各類學生都能夠當堂達標。
四、強化有效作業,提高學習效率
分層布置作業。嘗試分層布置作業方法,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減負”減的是過重的課業負擔,而課業負擔的輕和重是因學生而異的。為此,我們在認真落實控制課堂教學難度和進度,控制作業數量,控制考試難度的“三控”要求中,不妨以“有效作業”為“減負”的切入口,大膽嘗試“必做題”、“選做題”和“自找題”三類作業。“必做題”為基礎能力訓練題,“選做題”為思考探究題,“自選題”為學生課外安排題。讓后進生滿意地完成老師布置必做的基礎題,讓中等生高興地解決老師放著的思考探究題,讓優等生興奮地攻克自備的難關題。既強化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要想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注意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觀點、展示自我的機會。教師既要調動個別學生的積極性,又要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讓學生通過生生合作、組組互動,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實踐證明,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保證小組內人人都開口,人人有事干,有利于營造寬松、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