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凡
摘 要:為適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在現代合作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課程運用合作學習的實踐,不斷嘗試中職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合作學習;分組實訓;學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適應現代中職教育的發展趨勢,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我認真研究了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的理論,靈活運用到這門課程的教學中來,通過分組實訓來實現中職教育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提高了職業技能教學的效果。
一、合作學習簡述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起源于美國,是一種側重于課堂上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和理論。在現代課程與教學論中黃甫全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班級上課環境里教師指導學生分組以合作方式開展學習的高度組織化和結構化的教學方法。它強調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主張學生更主動和充分地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和共同提高。
二、中職生的學習現狀分析
大多數中職生來自落后山區或農村鄉鎮學校,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師資力量薄弱,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傳統的普通教育中,中職生因為應試成績不理想而無法實現讀大學的理想,令他們普遍感到世俗眼光的歧視,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擊,慢慢地形成了性格上一定的孤僻和不合群,對學習和考試感到無比的焦慮和不安,意志逐漸變得消沉和斗志不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是,中職生在暗地里也存在很強烈的職業感,希望通過接受快速的技能訓練來實現就業,通過社會工作來重拾信心和自尊,徹底改善自己之前應試教育的失敗感。如果仍然采取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和以成績為中心的評價模式去開展中職技能教育,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很
難實現培養目標。
三、中職教育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最佳模式——任務型合作學習模式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讓
學生順利接受相應職業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具備社會用人單位要求的專業技能,充滿自信和自尊地走上就業崗位,我們在學前教育專業學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程開展了任務型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通過老師的教學案例示范后,進一步創設幼兒教學情景,布置教學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進行幼師和幼兒的角色分配扮演,進行學前英語教學活動模擬實訓,教師實施現場指導監督,各小組最后現場示范表演,教師最后進行即時的評價和考核,真正做到了“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實現“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實現“教學情境模擬、實地實訓演示”,培養學生學前英語教學能力。
四、任務型合作學習模式在學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課程中的實踐
學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程,我們以項目教學的形式,根據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實際將教學設計分為字母教學游戲設計、數字教學游戲設計、音標教學游戲設計、單詞教學游戲設計、句型教學設計、情境教學設計、益智類教學設計和兒歌教學設計等八個項目。每個項目我們都根據幼兒園的教學實際創設模擬情景和設置教學任務,在布置任務實訓前,教師先做案例示范。如,在兒歌教學活動設計中以Ten Little Fingers這首英語兒歌教學為例進行示范:
(一)活動名稱:Ten Little Fingers
(二)活動目標:復習數字;通過手指游戲培養肢體運動;感受學習樂趣;培養幼兒的音樂智能;手指套畫畫培養美術智能。
(三)活動時間:15分鐘
(四)活動適合年齡和幼兒水平:中班;掌握了1~10數字讀法。
(五)活動準備:手指套
(六)活動過程
在示范完后,開始跟學生說明這次的教學情景,模擬幼師要用多元智能理論開展一個英文兒歌教學活動,兒歌可以選擇我們所學過的兒歌。目標是分組實訓后進行輪流的現場演示。這次的小組規模按照班級人數42人分為6組,每組7人,一位學生擔任模擬幼師,另外6人扮演幼兒配合教學,小組按照之前的自愿原則和優、良、中、后進生合理搭配,由老師基本規定下來,保持整個學期分組實訓的穩定性。
本次的兒歌教學活動任務需要模擬幼師盡量用簡單英語組織幼兒進入教室,最好用一首簡單而有節奏的兒歌齊唱進入,在正式開始活動前,要師生英語問候和做一個簡單的手指游戲。正式的兒歌教學活動要盡量調動幼兒積極參與互動。
任務分配后,各小組按照教學情景進行角色分配和小組共同決定所有教學內容,并按照這些教學內容開展模擬實訓,各小組可以分散在教室各個區域甚至教室外面空地。教師對小組表現進行觀察指導與監控,現場指導支持鼓勵,確保活動正常開展。經過各組的實訓,最后由已經準備好的小組開始現場演示,老師對每組的演示即時反饋表揚和提出建議。
任務型合作學習模式無疑是值得中職教學推廣的教學策略,創設情景和分組完成任務營造了一種自由開放、互助共勉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推動學生自覺行動,發揮個人優勢,為團隊的成功組員同心協力,這種共同交流與分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責任心,
同時也讓組員體會了成就感,有利于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和管理組織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甫全.現代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蔡紅.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技信息,2010.
[3]張廣.論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J].外語研究,20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