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凡
班主任這一職務,所涉及的工作范圍紛繁復雜。為推動班級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班主任有必要與班委干部、學生、科任老師以及學生家長進行有效“合作”,以便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各項工作。
一、班主任與班委干部“合作”
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就要與班干部合作。通過他們去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引導、解決。特別是那些性格膽小、內向、孤僻的學生,班主任對這類學生的思想動態難于掌握,但是班干部就能擔當此任,班干部在平常的交往中,較能了解其思想動向,并及時反映給班主任。
二、班主任與學生“合作”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班主任與學生的合作應注意運用不同的方式,因人而異。對于成績較好但對他人、對集體關心不夠的學生,就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他擔任一定的班級職務,讓他負責管理班集體的某一項工作。對于一些不善于表現自己,要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培養他們逐步展現自我特長的習慣。
三、班主任與科任老師“合作”
1.要充分信任、理解和尊重科任老師。一個班級的教學人員組成后,作為班主任,在擬定班級工作計劃、班規,選拔班干部與科代表、優生培養、后進生轉化等工作中,要讓科任老師參與進來,采納科任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并迅速實施。
2.班主任應該主動協助科任教師處理教學問題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班主任,切忌把科任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片面地以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要理解和明白協助科任教師解決教學中出現和遇到的困難與解決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密切的關系。
3.班主任要經常教育學生愛老師、敬老師。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經常對學生進行熱愛、尊重科任教師的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多作自我批評,正確對待科任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與失誤。
4.班主任要抓住點滴機會,宣傳科任教師的長處、優點。作為班主任,切忌在學生中間或與學生的談話中抬高自己而貶低科任教師,要在維護科任教師應有地位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評價科任教師。
四、班主任與家長“合作”
要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還要了解學生校外及家庭的表現,這就決定了班主任必須與家長合作。學生放學回家后,教育管理學生的責任從學校老師轉移到了家長身上,班主任就應通過家長這個窗口及時掌握學生在校外和家庭中的表現。
有效實施班主任的四個“合作”原則,就能使班級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最終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作者單位 重慶市開縣豐樂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