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平
摘 要: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個人的一己之力愈顯微薄。與此同時一種小規模團體形式的“小組合作”應運而生。在小組合作中,每個人都能從身邊隊友、伙伴身上學習到新的知識,成為互相促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良好形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將促進學生的思維開發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建立。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被動地聽講轉變為主動地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積極的典范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用
一、基于小組合作的思想品德課
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必修課之一,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成為一名合格學生、合格公民的基礎,思想品德課程是以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為核心的課程。在思想品德課上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具有可行性和示范性。教師應該基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問。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我上中學了》一課中,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提問。不再單獨提問某個學生某個問題,而是讓學生之間主動地思考,上中學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會發生哪些變化。面對中學生活可能發生的問題,學生自己想出克服的辦法,并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研究結論的可行性。當學生自己發現了中學生活的新變化、新問題之后,學生必然會思考解決的辦法,此時,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學生的不同思想在此時進行交互流動,思維的開放性在此也明顯展現,這也正是“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初衷和目的。
二、根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采取小組合作學習
作為教師,不能把教學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形式上,教學形式上的改變必然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但是無論多好的教學形式,都要配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使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脫離教學內容的教學形式只是一個空架子,最終的結果恐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融入新集體》,在這一課當中其實是想要學生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班級對學生個體的積極意義,以及如何與同學相處。這一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既然強調要融入集體,那么“小組”本身就是一個小集體,是一個班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便是將小集體放在大集體中,體驗大集體樂趣和魅力的時候,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學生對集體的先期體驗,既有自主的小集體、小個體,又有海納百川的大集體的包容。所以教學過程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依據具體的課程內容活學活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讓學生真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受益。
三、教師應參與到思想品德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中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盡管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但是作為教師是不應該將自己置身其外的。教師應該與學生形成另外的組合,引導學生的思路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感悟青春》中,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一個概念,就是什么是青春期。這個問題如果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問題的結論可能千奇百怪,也缺乏說服力,在某種程度也可能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把握不好,學生還有可能誤入歧途,此時便需要教師將問題的答案直截了當地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概念,之后再進入下一個問題的學習和討論。關于“青春的煩惱”和“青春的喜悅”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之間的情感交互中,教師也可以側面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問題所在,以便對其有針對性地幫助和引導。關于“如何協調青春的喜悅與苦惱”的問題,教師可以一邊聽取學生的意見,一邊分享自己青春期的愛與哀愁,從而與學生產生共鳴,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正確對待小組合作學習在思想品德課中出現的問題
初中學生的心智正處于發展和完善時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時作為教師,決不能武斷地認為這是“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失敗,而是應該認真、耐心地找到問題的所在,努力突破圍城。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男生女生》一課中,針對“男生女生各自的優勢是什么”這個話題,男生和女生盡管在一個學習小組也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避免不了會有好勝心理,對于性別的差異認識還不夠充分,因此在討論時很可能產生較大的分歧甚至是爭吵,如果此時教師就認為這時學生并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轉而采取原始的教授模式或是探求其他教學形式,那么無疑是半途而廢了。學生的爭吵也是一種成長,一種對自我價值的絕對的肯定。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正視各自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是很好的嘗試,也很必要。面對未來的挑戰,一個人很難成就一番事業,只有置身于團隊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明顯地體會到集體的力量,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逐漸成為符合社會建設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凌東茶.創設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J].華章,2012(23).
[2]徐卿.大學合作型反思教學模式初探[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03).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第六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