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常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評價旨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促進教學過程順利進行,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有科學的認知,同時,也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成果等有明確的了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優化策略
教學評價的意義建立在教學評價的科學有效性的基礎上,教學評估科學有效地進行,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否則,只會增加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負擔。
一、明確教學任務,遵循教學評價原則
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應該明確教學任務,針對教學任務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中心,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嚴格遵循評價標準的原則,其原則包括:全面性原則——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意志、興趣愛好,考慮到不同學生都能全面發揮多層次的潛能;導向性原則——給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以起到公正、客觀的引導作用,著眼學生的未來,為其打好基礎;客觀性原則——評價標準要客觀、科學,多層次、全面地進行評價;有效性原則——教學評價要做到具有可操作性,能夠達到師生間交流、溝通、互相監督的效果。
二、多角度進行評價
教學評價應該多角度、多層次、多元化進行,其中應該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校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學生家長對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學生與學生間的評價、教師與教師間的評價等多方面全面客觀的評價。評價還應該以多樣性呈現,如問卷調查形式、匿名投票形式、網上測評形式等。評價內容也應該涉及全面,對于學生評價的角度有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取向等;對于教師評價的角度有課前準備工作質量、課堂內容及氣氛組織、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等。只有多角度、多元化進行評價,才能夠使教學評價更全面、科學、有效,才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改進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要求教師、學生、學校必須明確各自應該履行的職責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學校、家長各自擔負著各自的職責,教師的職責在于教書育人,除了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予正確的評價以資鼓勵,完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不言而喻就是全面學習,除了每天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外,還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自己,成為全面型人才。作為第三方學校和家長,應該起到管理、監督、后勤等作用,配合教師和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完善教學評價也是職責之一,對于教學評價,二者也起到直接操作的作用,保證教學評價的順利完成。
四、在評價中關注個體差異
在教學評價中應該關注到整體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忽視差異的存在也會影響到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真實性。如,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關注到對于數學的學習,每個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每個學生對數學的感興趣程度不同、思維拓展能力不同,這樣的差異在每個集體中都會存在,教師在評價時應該關注優勢,提攜劣勢,而不是戴上“有色眼鏡”差別對待學生。
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看到教師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肯定或意見,也能夠使教師看到學生對自己的支持和意見,評價建立在師生間交流溝通、互相信任的基礎上,互相提升自信心,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更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穆曉東.教學評價優化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作者單位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鎮箭竹溪希望小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