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楓
摘 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放下對學生的偏見,了解并研究學生,尋找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jié)構(gòu)之間的結(jié)合點,探尋教學方式和學生心理認知活動之間的契合點,用來自心底的關(guān)愛去喚醒學生的自覺,改變空洞的理論說教,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德育課程也可以喚起學生的生命活力。
關(guān)鍵詞:中職生;德育;生命活力
中職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文化基礎(chǔ)普遍比較薄弱,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起碼的學習熱情。很多學生不愛學習,課堂上很難真正激發(fā)起學習興趣,也很難達到真正的師生互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德育課,學生普遍認為德育課可有可無,與專業(yè)無關(guān),與工作無關(guān),屬于“無用”的課程,因此更不愿意學。作為教師,只要用心,總會在山窮水盡之處欣喜地發(fā)現(xiàn)柳暗花明。
一、教學案例
這節(jié)課,我把講臺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模擬面試。我只說明本節(jié)課的目的和活動方式,然后坐在他們中間靜靜地觀察。說實話,這節(jié)課能否成功我心里并沒有底,我只靜靜地期待。
一陣竊竊私語過后,用人單位鄭重宣布這次用人崗位、用人要求和錄用標準之后,評委各就各位,一場別開生面的招聘會正式開始了。剛開始的時候,個別學生顯得羞澀,當著自己同學的面不好意思表達自己,進入不了狀態(tài),僅僅是應付。但我還是不動聲色,靜觀事態(tài)的發(fā)展。隨著個別評委像模像樣的提問,個別學生逐漸進入了狀態(tài),剛開始有些應付的局面正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剛才還在臺下忙于其他事情的學生也逐漸停下手中的活,把注意力集中到評委和應聘者的唇槍舌劍中,內(nèi)心深處都不甘于人后的意識逐漸顯露。大家都積極地表現(xiàn)著自己,面對評委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都不甘示弱,都竭力給評委和同學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課堂無疑是一場氣氛熱烈的招聘現(xiàn)場,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鶴立雞群,我看得心潮澎湃。其中,輪到某學生時,評委問了一個問題:“請問,你喜歡自己的專業(yè)嗎?”“還行,挺喜歡。”“據(jù)我所知,你原來挺喜歡畫畫的。曾經(jīng)還專業(yè)學過幾年畫畫,只是由于中考成績不理想就放棄了,你后悔嗎?”“不后悔。”“為什么?”“因為,我覺得我們還很年輕,可塑性還很強,也許我可以在畫畫之外再找到一片更廣闊的屬于自己的天地。”“那你就這樣放棄了自己堅持幾年的畫畫嗎?”“我覺得我并沒有放棄,業(yè)余時間我還是喜歡畫畫,我認為我并沒有放棄。”“你對我們的崗位感興趣嗎?”“說實話,不是很感興趣。”“既然不感興趣,你來干什么,視我們的招聘為兒戲嗎?”“我并不同意您的看法,雖然我不感興趣,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對待這場面試,因為我想讓自己有更多鍛煉和參與的機會,如有冒犯,請多包涵。”等等,可謂將遇良才,棋逢對手,這一番高水平的對話讓現(xiàn)場變得靜悄悄的,顯然大家都有點被觸動的感覺。學生都似乎發(fā)現(xiàn)了平時不曾看到的同學的另一面。坐在學生中間的我心里涌起一陣陣的感動和內(nèi)疚。這不僅僅是一場招聘會,而且是學生之間深度溝通、深度了解、深度交往的一個機會。
原來總覺得課堂是那么漫長,今天大家都很投入,不知不覺就下課了,甚至有些遺憾。我簡單總結(jié)了一下今天的課,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學生都很興奮,在他們的臉上和眼睛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我一直期待的東西,那種我一直期待出現(xiàn)卻很難在課堂上找到的感覺,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二、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讓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在學生身上的付出永遠都是值得的,播下若干粒種子,總有一部分會發(fā)芽。
1.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群體,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學生
中職學生大部分內(nèi)心深處是比較自卑的。所以,教師應該樹立這樣的觀念:不管過去怎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有燦爛的未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是每個老師應有的意識。所以,要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必須擯棄高高在上的師者尊嚴,以智者、師者的身份面對學生,動不動就說你們這些學生怎么怎么樣,我們那會怎么怎么樣。否則,講得再好,學生也不會喜歡你,這是上好德育課的前提。
2.改變空洞的言語說教,德育課可以豐富多彩地進行
必須改變德育課就是單純的理論灌輸?shù)挠^念,無論自己知識有多淵博,無論出發(fā)點有多好,理論灌輸對于中職生來說永遠是行不通的。別以為你是為學生好就可以這樣講課,學生不吃你的這一套。所以,必須學會把枯燥的理論生活化、生動化、幽默化、靈活化。在平時積累知識,豐富知識結(jié)構(gòu),形成自己的講課風格,哪怕一個小故事、一個笑話、一則適當?shù)亩绦哦伎梢哉{(diào)整一下課堂氛圍,喚起學生的聽課熱情。中職德育課程改革要求中等職業(yè)德育課教學應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所以,德育課不能僅僅停留在空洞說教的言語上,而要向生活德育、行動德育轉(zhuǎn)變。我們要致力于探索一種適合中職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德育內(nèi)容和德育方法,和學生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或說、或唱、或演都讓學生愿意聽,樂意學!
3.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以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
德育課要注意授課方式的變化,不能一成不變地按照一種方式進行,而要用學生喜歡的、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教學。我們要相信自己總會有更好的教育方法,相信自己有能力喚醒潛藏在他們意識深處的自信和向上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影響并感化他們。作為德育教師,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挖掘教育資源,找準德育的契合點。教師和學生及德育知識之間不是孤立而封閉的個體,教師要善于讓三者之間在寬松、開放的情景中進行對話、溝通和交往,從而使學生的德育境界得到提升。只有當?shù)掠齼?nèi)容和形式觸及學生精神需求的時候,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接受狀態(tài),產(chǎn)生良性循環(huán)的內(nèi)化過程。
總之,德育教師要善于挖掘教育資源,找準德育的契合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德育方式順應學生主體性的成長,讓德育課堂彌漫著和諧的氣氛,使德育課也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胡定榮.影響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因素[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6(04).
[2]陳遠旭,張捷.教師教學交往風格和教學交往的有效性[J].東北師大學報,2000(01).
[3]史克學.對向優(yōu)秀教師心理素質(zhì)認知的比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4).
[4]蔡汀.走進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2.
[5]肖川.教育的智慧與真情[M].湖南:岳麓書社,2005-03.
[6]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湖南:岳麓書社,2006-06.
(作者單位 太原慈善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
?誗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