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琳珠
〔關鍵詞〕 化學教學;師生關系;環保意識;合作探究
能力;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8—0050—01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強調,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改變原有被動的接受式學習方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探究性、參與性、體驗性和實踐性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是體現新課改理念的關鍵。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在“引路、指導、習慣、興趣”等方面與學生搭建和諧的橋梁,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學習。“引路”就是要多給學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從諸多方面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指導”就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講題、只講道理,學生需要的是“鑰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說,多在同類問題上歸類,讓學生能自覺走上“知識的高速公路”。“習慣”就是教師要在課堂上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知道教師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興趣”就是通過教師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學、想學,尤其是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關心、關愛學生。
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保護環境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的一項全球性的重大課題。新教材中介紹了臭氧層的破壞、酸雨、溫室效應、光化學煙霧、白色垃圾、土壤及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及其防治。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將環保教育滲透于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境,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新課改要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參與合作,師生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引導學生自主鉆研,鼓勵他們求異創新,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1.合作學習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在互助合作中獲取知識應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把自身置于集體之中,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學會合作學習。
2.科學探究活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參與實驗操作,激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案,參與設計。如在講述二氧化碳與水反應這一性質時,先把紫色石蕊試液滴到食醋中,然后再把干燥、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分別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讓學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后,學生通過猜想與假設、收集資料、設計實驗、交流討論等環節,最終得出了科學結論。這樣就成功地把書上的演示實驗轉變成了探究性實驗,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由被動接受式向互動探究式轉變。
四、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
1.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向主動參與評價。目前世界各國的教育評價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也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進步。
2.注重過程,實現評價中心的轉移。從過分關注結果逐步轉向對過程的關注。初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往往伴隨著濃厚的個人情緒,覺得有意義、有趣、得到了肯定、贊揚或鼓勵,他們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消極、被動。這樣,課堂評價就成為調控學生,促進其發展的有效手段。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以“評判者”的角色出現,對學生的往往是以“對”、“好”、“比較好”、“非常好”、“不對”、“不好”等簡單的方式加以評價,這樣的方式不但不利于激發學生,而且還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評價方式,將由單一走向多元,教學中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既注重過程性評價,也重視結果性評價。
?笙 編輯:張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