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紅
摘 要:在自然科學中,生物學是其中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且生物學的進步能夠引起醫學和生命科學上的重大突破。那么,中職生物老師不能再延續從前的教學方式,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拋棄陳舊的思想,讓自己擁有的知識體系得到完善,制定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學習內容以及目的,采取能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方式,希望在這些努力下,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在科學方面的能力,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生物課改;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學習興趣;學生情感
一、生物教學第一步是改變教學理念
老師一直以來沒有更新其教學理念,在傳授知識時還是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想要順利開展生物教學,第一步要更新教學理念。
1.以能力作為教學基礎的教學方式
在從前的教學中,為了應付考試,老師會不停地往學生腦袋里灌輸新的知識,一般學生都不習慣自己去動腦筋研究以及處理遇到的問題,而是依賴書本和老師。換句話說,教學的任務就是向學生傳輸知識,學生的學習成果會用學生理解知識的程度表示,而當今時代渴求的是技術能力高的優秀人才,以知識作為教學基礎的教學理念不再符合當今需求。在向學生傳輸知識的過程中,要花更多精力提高學生的能力,而在生物教學方面,需要著重發展學生“做”和“看”的能力。
2.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差別的教學
在中職生階段,他們的生理以及心理上都發生很大變化,所以,老師應觀察并接受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依照學生的不同點及成長歷程進行有差別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方式達到教育目的,不同學生在老師相應引導下在合適環境中學習知識、成長,從而達到不錯的教學成效。
3.把學生當作中心,采用讓學生獨立學習的教學方式
老師是學習上的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做到讓每位學生都不游離在課堂之外,能加入這個環節中,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支持學生產生疑問,這些教學方式并不局限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而是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完成相應學習任務,成績差的可正面了解自身,成績好的可獲取更多知識,從而獲取學習上的樂趣,增加自信心,老師也要在課堂上多多激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上更主動。學生通過獨立學習能快速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讓教學有一定成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要人物,老師是引導人,課本是主要線索,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不斷形成自我探究、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
二、生物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有學習興趣
學生擁有學習興趣才會不斷想學習和獲取知識。學習興趣是促成學生想要學習必不可少的因素。學習興趣,一方面會影響學生潛力的發揮,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成果,更為嚴重的是對某一類知識引發的學習興趣還會幫助成就一個人的事業和一生。由上可知,教師既要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也要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熱情,學生方能孜孜不倦地去研究生物知識,慢慢體會其中的神奇之處。
1.利用生物學的特點,吸引學生學習
老師可舉生活中關于生物學的例子吸引學生,比如,早晨氣候不干燥時,草的葉子上會冒出水珠,老師可用生物學知識講解原因以便讓學生了解,或夏天常吃沒有籽的西瓜、秋天到了樹會落葉等。
2.營造疑問氛圍,吸引學生學習
老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要依照所學內容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為什么成熟的水果又甜又軟、秋天到了樹葉為什么變黃且掉落、生香蕉與熟香蕉或其他水果放在一起能短時間內變熟的原因是什么。
3.改善教學方式,讓學生增加學習興趣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生物教學時可利用以下幾種方式:實踐、觀察比較,或一邊研究,一邊學習。要取得生物學上的成就就要進行反復的試驗和研究,比如:國內的袁隆平和國外的孟德爾,他們都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才得到雜交水稻和遺傳規律上的研究成果。為讓學生朝著有利方向學習生物學,老師要經常為學生提供正面例子,一步步地傳授學生相關知識,讓他們在學習生物學時不再對自己沒信心。
三、關注學生情感問題是進行生物教學的必要條件
中職學生有一些特別之處,他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太喜歡玩鬧,所以,很容易觸犯紀律。在學生犯錯后,脾氣較差的老師喜歡用比較暴力的方式處罰他們,學生在處罰下會感到很丟臉,然后引發對老師的不滿和厭惡,更為嚴重的會與老師處處做對,進而發泄到學習當中,導致學習狀況非常惡劣。所以,老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態,定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情感教育下放松自己,老師還要不厭其煩地協助學生解答問題、攻克來自學習上的重重難關,減輕小學生的學習壓力。
參考文獻
[1]壽穎穎.中職生物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
[2]韓定軍.洋思模式在中職生物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市高級職業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