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偉先
摘 要: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啟性環節,精彩的教學導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作用。初中語文因其教學內容的先天性優勢,語文課堂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學生對課文的興趣高低與課堂現場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導入;技巧探究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尤其如此,成功的導入設計,就如同一把開啟學生興趣大門的金鑰匙。本文以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展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呈現技巧研究。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呈現路徑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教師教學技能的不斷創新,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準備了兩個方向,即技術性手段方向與興趣激活性手段方向。
1.信息技術導入
科技的發展為現代教育教學創新創設了便捷、高速的平臺,在當前運用較多的信息技術主要有兩類:
(1)多媒體技術與白板技術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中以兩種路徑呈現:氛圍營造導入呈現。即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直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一種氛圍,把學生引入語文學習的勝境。如,在教學《故鄉》時,教師可以先播放《故鄉》或《故鄉的云》等歌曲,讓學生隨著歌曲的旋律,進入課文文學的意境中,積極地展開想象,由此積蓄學習課文的好奇心與探究精神。
(2)關聯性知識切入導入呈現,即教師巧借信息技術功能,通過為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知識,以實現學生知識拓展性或想象性的導入。如,在教學《傷仲永》時,教師可以先運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關于智商較好的學生,不經過后天的努力學習卻最終變得平庸的案例,或直接運用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學生新聞,引導學生與需要學習的課文相結合,去對比古今中外的此類案例,積極地開展造成“仲永”凋零的根本原因的探究。
2.興趣內容導入
隨著課改與教法創新的實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作為環節性內容,除了上述知識性介紹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活是其主要的作用之一。教學中興趣內容導入主要有兩種路徑:直接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導入。根據課文內容,教師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抽取課文中學生最為感興趣的內容,運用先入為主的興趣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更全面的課文學習中。如,在教學《醉翁亭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展示自己感興趣的旅游知識,繼而引導學生展開對滁州及其名勝和景觀知識的了解切入,把學生引向瑯琊山與醉翁亭等,實現對《醉翁亭記》的教學導入,把古文的難度與現代輕松愉快的旅游休閑結合起來。把教學內容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導入。教學中一般有兩種方式:
(1)競技式,如針對《醉翁亭記》,教師首先讓學生展開對滁州及醉翁亭知識的競賽活動,在推動學生主動展開比賽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
(2)游戲式
以某種游戲導入課堂教學,如,在《故鄉》中,教師運用事先編寫好的小劇本,讓學生扮演閏土與楊二嫂,在角色的表演中實現學生興趣最大化的激活。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呈現技巧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無論是作為內容還是技術,只有以適當的形式呈現才能具有對教學的芝麻開門性引擎作用。
1.任務呈現型導入技巧
即教師運用學生在課堂開始時,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技術存在著更多幻想的好奇心驅使下,把本節課教學任務以適當的形式融入。教學實踐中,呈現技巧有兩種:
(1)教學任務技術化導入呈現
即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導入新課時,把教學任務運用旁白、說明與問題的形式植入。如,在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心了嗎》時,教師分別運用幾個典型的國際性事件,為學生展現學習任務,如,北京奧運、神九升天、莫言獲諾貝爾獎等,每一個事件為學生呈現一個教學任務,讓學生以此展開思考投入學習。
(2)教學任務興趣化導入呈現
教師在運用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做出適當的選擇。如,在教學《三峽》等地理人文類的課文時,顯然教師采用知識類興趣較好;在教學《蘇州園林》《濟南的冬天》《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時,采用學生對祖國的景觀旅游體驗性興趣導入較好,讓學生在展示自己對不同美好山水特點的興趣時,把教學任務分別呈現出來。
2.啟發呈現型導入技巧
相對上述導入技巧,啟發型更注重對后面教學內容的學習啟發,甚至從導入之初就以線索性的啟發,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開展學習活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這是導入被運用最多的功能之一。在呈現活動中有兩個切入點:
(1)課文知識性啟發切入
這類導入技巧主要針對那些知識性較強的課文,如,《基因暢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說明性或科技性的文章,讓學生在導入時就能直接地對此類知識產生學習的沖動,在結合個人常識的基礎,實現開展主動學習的啟發。
(2)文章結構性啟發切入
這種切入主要以文學性的課文為主,需要在分析文章結構的基礎上,達成對文章作者、歷史背景、地理風情等方面的啟發。
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不斷提高與強化的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創設了方法靈活、知識面拓展性強的平臺。
(作者單位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黃石職業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