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穎
摘 要:課堂改革如何才能徹底轉變教師的包辦,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即教師如何把自己要說的東西轉化為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說,就這個問題通過“動感課堂”淺談實踐經驗。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欣賞評析
“動感課堂”主要體現在一個“動”字,克服以往單純的一個“靜”字,是“動”“靜”充分結合的一個新型課堂。其核心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欣賞評析。真正體現學生之間生問生、生教生及生促生,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又促進了學生在合作、交流、概括、歸納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發展。下面結合具體案例(新授課型)就“動感課堂”的四個環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欣賞評析等淺談一些實踐經驗。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動感課堂”的第一個環節,教師在復習導入新課后,馬上出示學習任務(如課本第幾頁),及學習目標,然后給學生8~10分鐘的時間自行看書,自主學習課本中的慨念、公式、定理、法則、例題,并嘗試寫相應練習(一般是課文后面的練習題)。在此期間,教師只是安靜地巡視,以了解學生學習進度,以便觀察發現學生在嘗試練習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和信息,為下一步合作探究做準備。如在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立方根”一節的教學中,我利用上一節的內容“平方根”的知識來設計復習題,又由平方變式到立方來導入新課。即:面積分別為4、2的正方形的邊長分別為多少?此復習引入設計簡潔明了,既復習了舊課,又突出了類比的學習方法,且七年級學生熟悉正方形的面積與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充分體現了與小學教材內容的銜接,可謂是水到渠成,一步到位,自然而然引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立方根。
二、合作探究
學生合作探究是“動感課堂”的第二個環節,學生根據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進行小組內交流。如在“立方根”教學中,我設計的問題串為:如果______=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請舉例說明至少三例,且所選的數x必須是不同類型的,在上述問題中,除了讓學生理解立方根的定義外,還要讓學生明白真正的三種不同類型的數,其實是正數、負數和零,也為下文要歸納出立方根的性質做好鋪墊。此舉除了能使學生認真看書,不懂就問,積極認真地在小組交流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挑戰性,使課堂活躍起來。
三、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動感課堂”的第三個環節。學生通過前面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后,對問題已有一定理解,這個時候教師給學生一個說話的展示平臺,給學生展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示各種解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概括歸納能力,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樹立信心等。
四、欣賞評析
欣賞評析是“動感課堂”的第四個環節。學生在進行展示后,要得到相應的評價(如對與錯、好與壞等),其中包括來自教師的評價和來自學生的評價兩方面。只有得到評價,效果才得以升華?;卮鸬膶W生可從教師和同學對他自己的肯定中樹立信心,享受學習的快樂,而其他同學則得到正確的解法等。同時在評價對與錯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不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對所學知識起到鞏固提高作用。
總之,“動感課堂”模式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模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和快樂的學習。實施“動感課堂”教學以來,我高興地看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投入和參與的熱情,每個學生都得到了肯定和重視,個性得到張揚,自信心得以樹立,綜合能力得到培養提高。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也真正感受到了課改的成功與快樂。
參考文獻:
袁菜明.新型學習方式之探究[J].考試:教研版,2007(7).
(作者單位 廣西南寧武鳴縣寧武鎮中心學校)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