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梅
摘 要:主要講述的是“導學案”在中職財務管理教學中的運用需注意體現隱性分層,優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關鍵詞:中職財務管理;導學案;隱性分層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教學不是用于從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應該用于創造各種能夠促進人的獨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學習的條件。”中職學生普遍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如何創造各種條件,導學案是目前比較有效地促進學生獨立預學的載體。在學習了相關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我嘗試實踐了“導學案”在中職財務管理教學中的運用。在實踐過程中導學案的設計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因為在設計導學案時筆者要按不同的財務管理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安排,巧妙設置案例情境。鑒于中職學生個體差異較大,設計導學案時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隱性分層,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發展。
一、學生分層
教師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及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知識水平、學習態度等)、具體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的可能性,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差異性,而把一個班級學生按其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秘密”分成若干層次(不在班上公布),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案例(特別是案例中要設計有一定難易梯度的問題)。為了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我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表現將班內學生進行簡單的分層。
A層:專業成績好,數學基礎較好。
B層:專業成績好,數學基礎差。
C層:專業成績差,數學基礎差。
二、目標分層
(1)A層學生應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B層學生能理解課本例題,做一些簡單的新題,C層學生能模仿課本例題,做好課本配置的練習題。(2)A層學生著重提高其思維品質,對知識能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對B層學生著眼于使用知識的培養,對C層學生從感性上掌握和記憶知識。(3)A層著重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自學能力;B層學生應做到基礎扎實,有一定的學習熱情;C層學生應對學習減少恐懼,肯記肯做,做到記憶好公式和它們的使用方法(必要時給予公式提示)。
比如財務桿杠這節內容。我要求A層和B層的同學首先能夠從感性上加以認識,然后通過計算加深對財務桿杠的概念、財務桿杠系數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即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對C層學生要求能夠從感性上加以認識:負債越多對股東來說風險越大,因為要定期償還利息。相反如果企業經營得力(有足夠多的息稅前利潤)股東收益也會較高,這就是財務風險與財務桿杠利益。練習時給C層學生公式提示。
三、分層設疑
在案例中設計層次不同的問題(難、中、易)并及時激勵,設問時注意發揮各類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課堂上,盡量讓C層次的學生多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如朗讀概念及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板演難度適宜的題目,激發并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如在講籌資渠道與方式時可以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讓各層學生自由發揮,并鼓勵C層學生多多參與討論。要讓A層學生回答思考性較強、較難解答的問題,因為這不僅能提高他們自身的水平,而且對其他學生也會有啟發作用。如債券的發行價格計算,教材上僅列舉了分期(一年)付息到期還本的例子,教師可分別設置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及到期還本付息這樣兩個問題,然后請A、B層同學來回答。
比如,在講凈現值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案例:“溫州森馬集團財務經理正面臨一項投資決策,該投資現在需一次投入資金52 000元(初始投資),投資后預計5年內每年末現金凈流入量增加14 000元,假設資金成本率為12%。請你幫該財務經理作出決策。同時請學生判斷以下決策過程是否正確14 000*5=70 000>52 000,所以可行。”
這里判斷正誤比較容易回答,教師可請C層的學生來回答并請指出錯誤的原因。至于正確的決策方法該怎么做呢,可以讓AB層學生來回答。當然學生能夠進行討論后自愿回答更好。
在講存貨經濟批量內容時,我設計這樣的案例:
“紅蜻蜓集團為了縮短制鞋材料在倉庫儲存時間,根據年生產鞋能力,確定年所需皮革面料總量,同皮革廠簽訂購貨合同。合同中,特別注重分期進貨,分期付款原則。同時,在銷售成品鞋方面,努力拓展市場領域,提高售后服務質量。這樣可以在發揮存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庫存數量,加速存貨周轉,以最低的存貨成本保障生產銷售順利進行。
思考:1.存貨的數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2.你能舉例說出與存貨相關的成本有哪些嗎?
3.每期(次)進貨數量(批量)怎么來確定呢?
案例中的第一個問題非常簡單可鼓勵C層的學生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比較靈活,學生可聯系生活實際情況進行自由發揮。然后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而第三個問題是在第二個問題解決后自然可以引出經濟批量計算公式。
通過案例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同學之間加強了討論交流,最后得出結論的學生才會印象深刻。
四、分層練習
課堂練習不但要有大量的基本題,還要注意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思維難度的綜合性機動題,供A層學生選作,讓他們再有所獲,盡力發展。
練習設計分基本鞏固題、綜合訓練題、發展思考題。要求C層完成全部基本題;B層快速完成基本題,完成綜合題,適當涉及思考題;A層快速完成基本題和綜合題,完成思考題。這樣既能使各類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得到發展。如關于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C層學生給出提示公式要求完成簡單的計算題,A層、B層要完成貨幣時間價值的案例分析題。
五、教學法分層
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教師盡量少采用講授法,對于A層同學可以采用讀書指導,對與B、C層的同學,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一定讓他們參加討論(鼓勵他們不用照本宣科)。總結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談話的方式,問“本節你認為最難的在什么地方”;也可以讓A層學生總結提問,其他學生回答;或者讓A層學生演示,B、C層學生作判斷等等。回答正確的及時加分。為了把更多的機會留給B、C層學生,規定每位同學回答不超過2次。必要時點名請C層學生回答較易問題。這種方式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體作用,又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大力提倡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的今天,教師設計導學案時要做到以上五個隱性分層,即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分層設問、分層設計練習、教學法分層。無論是案例還是隱性分層都給教師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對教師的工作量、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教師的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高、更多。
參考文獻:
[1]孫建國.課堂差異分層教學策略,中國教育報,2002(4).
[2]金妙翠.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職教論壇,2002(16).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