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南南+梅冬華
編者按:由江蘇省泰州實驗中學姚小林老師主持的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C-c/2011/02/035)歷時2年多的實踐研究,目前已準備結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課題組成員經歷了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多次反復,認真梳理總結了高中政治課堂里有關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邏輯順序寫出來,就形成了以下幾篇論文,這也是他們對自己課題研究的一個完美注解。
摘要:在高中政治課堂上,設計個性化的作業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應然要求,是適合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必然要求。個性化作業能夠著眼于當前社會發展和高中學生成長的需要,增強了針對性、開放性、時政性、興趣性、主體性,建構起新的政治作業設計模式,提高了政治學科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高中政治;個性化作業;價值訴求
高中政治課堂作業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的作用,是檢驗學生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原則的重要形式,也是反饋老師課堂教學得失成敗的一面鏡子。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布置個性化的作業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政治學科貼近學生生活
一、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貼近了生活實際,增強了針對性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的智力都各具特點,并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課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內涵是依據個性化教學理論,為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要而設計的作業。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設計個性化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以培養學生獨特個性與創造性。同時,作業的設計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既能強化課堂上所學知識,又能將學生的生活體驗融入學習。而且對于學生來說,實際生活的經驗會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知識點的作業布置中,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如下作業:①通過關于市場上商品價格變動資料的收集,初步了解影響價格的因素。②對收集的關于我國市場上商品價格變動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利用案例嘗試分析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③對相關資料進行歸納和提煉,說一說作為市場活動的參加者如何運用價值規律為自己服務。這些作業的內容學生熟悉,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能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與政治有著密切關系,提高了政治課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提高了實踐能力,呈現了開放性
高中政治作業設計應突出實踐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任何知識只有和實踐結合才能顯示其價值。實踐是一切認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政治新課程理念指出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生活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對于實踐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因此,教師的作業設計應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實踐性原則,把社會熱點難點,國家大政方針與教材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進行設計,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內在的認知動力,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比如,在學習居民的消費”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去咨詢自己的家長,了解最近20年來家庭消費變化的情況,并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探尋20年來家庭消費水平增長的原因,讓課堂走向了生活,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影響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在講完《股票、債券和保險》這一框后,指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上網查詢等形式收集材料、整理數據,要求學生針對生活中的理財問題寫出一份調查報告。通過這些生活化的作業,不僅能夠引領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所學經濟、政治、文化知識的應用價值。
三、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拓展了學生視野,體現了時政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參與能力、民主意識越來越突出,他們對一些社會現實或新聞熱點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需要我們提供給他們一個空間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也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時事評價,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時政素質的培養和訓練,適時布置一些時政作業。
例如,教師在40分鐘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設置“案例中談啟示”、“熱點問題辯一辯”、“我們該如何做”、“提建議”等活動,提供給學生一個較大的思維空間。例如2014年熱點時政材料中關于兩會的相關熱點問題就是被屢屢收入教學提問中。又如比如班級里設立“新聞欄”、黑板報、開展各類時政知識大賽和講座、適當訂閱時事報刊雜志供學生課后閱覽等。這樣的作業促使學生通過報刊、網絡等查閱搜集這些時政資料,了解到我國現時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政策,拓寬了學生的視野,進一步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了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四、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提升了學習熱情,激發了興趣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求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內容等不要一成不變。保持作業的趣味性,將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作業質量,使其形成良好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形成在快樂中做,在做中樂學的良性循環。
比如學習如何解決就業問題這一知識點時,我布置學生完成以下幾個作業:①收集近幾年大學生就業的形勢的相關數據,搜集材料分析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②在全班分組辯論“解決就業問題主要靠政府”這一辯題。③將相關材料精選集中、相關論點篩選出來。④用綜合探究成果出一期板報。這樣的作業不僅僅是一個載體,而成了一個極好的憑借,它給了學生一個起點、一個支點,不僅培養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而且還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了愉快而難忘的體驗。
五、高中政治課堂作業個性化設計創新了評價機制,重視了主體性
讓每個學生個性化發展,必須深化完善高中課程改革。作為高中政治課教師,要落實新課改精神,必須注重自身完善和發展,改進教學方法,推進個性化教學,布置個性化的作業。設計與布置個性化的有效作業后,教師需要對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在探究性作業中,教師可以布置獨立完成的作業,但更多的擴展型作業則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例如:在探究“如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這一知識點時,布置以下作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①通過網上搜集文字數據資料,找找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勞動者權益得到切實維護的典型案例?②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呢?學生作業的自我評價及互動式評價已不僅僅是檢驗學習效果、復習鞏固學科知識的工具,還是改善傳統師生關系與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創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與構建師生互動交流的新平臺、新途徑。
總之,高中政治課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學以致用的作業觀,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作業,幫助學生參與生活、探究問題、開展實踐,讓政治作業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使政治作業“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