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摘要:
中學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要想讓學生們喜歡這門學科,首先得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有了對知識求知的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非常重要,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課程的同時,運用適當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培養;和諧;激勵
興趣是對于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它是一種心理活動,當發展成為愛好時,就成為一個人的較長久而相對穩定的行為傾向,影響著人們能力的發揮。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的效率就會極大的提高。下面就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興的趣,淺談一些看法。
一、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的好:“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間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還是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的前提。教師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從心理學角度看,初中生對某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校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該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任課教師的喜惡程度。因此,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不但是有效進行教學活動、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必要條件,而且是對本學科的學習產生興趣的關鍵,特別是要對后進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二、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新教材針對初中學生喜歡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教師要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如何判斷正方體的展開圖時,我先讓學生分組動手制作正方體,然后讓他們在剪開,最后讓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對自己的展開圖進行講解。在比如,學習三視圖時,讓學生自己提前做一些正方體、立方體、棱柱、棱錐,在上課時讓同學們拿出來,互相交換觀察。在觀察由多個小正方體擺成的圖形的三視圖時,把同學們做的小正方體收在一起,擺在講桌上,讓學生輪流觀察,這樣避免了我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三、以“成功教學”觀點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進入中學以后,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解題的難度、廣度、深度大大加大,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很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的環節,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和一些優秀的同學沒法比。其實,這些學生只是因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懶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針對同學的這種狀況,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說明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優秀的學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點,消除不良因素,輔之于努力學習,成績總會提高的。不妨適時舉幾個成功的例子,在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逐漸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煥發了斗志,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低起點、高要求,從簡單處入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分層要求,把握好難度、梯度,要敢于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一有進步就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養信心。
四、把握心理,熱愛學生,巧妙激勵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熾熱的愛和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教師對教學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教師的淵博知識,教師的教學藝術修養等,都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不少中小學生喜歡數學往往和數學教師有關,教師教學的好壞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很大。因此,作為教師應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平等相待、互相協作、共同探索未知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對于優生,教師應創造條件,積極啟發他們提出和發現問題,并放手讓他們獨立處理一些難度較大的題目,讓他們從中經受鍛煉,體驗成功的歡樂,增進學習興趣。對于中差生,教師則應以慈母之心,教師之嚴,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他們從處理簡單的問題中增強自信,從陸續出現的成功中培養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優良成績的獲得及教師表揚、贊許是學生克服困難的動力和產生求知興趣的源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妨多給學生一些表揚,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本來就不高,如果總是一味地批評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把學數學當成一份苦差使。因此,應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激勵,當他們每有一個小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覺得自己能行。 沒有興趣,就沒有創造。惟有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才能提高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內驅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平臺。它不僅能使學生在艱苦的學習中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更重要的是能夠驅使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自覺地把獲取知識和獲得創造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使其終身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改河初級中學,甘肅 定西 7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