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宋秀清
【摘 要】當代的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與行為表現出個人主義,無紀律觀念、無集體意識等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教育工作的聯系是非常緊密,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工作,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體育活動中,使其在豐富課內外活動和娛樂、休閑、鍛煉身體的同時實現其思想政治功能,并且可以有效地針對大學生的上述特點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關鍵詞】體育活動 思想政治教育 集體合作
體育活動能使學生鍛煉體魄、修身養性、遵守紀律、提高團體意識,提高競爭的意識和開拓創新的思維觀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體育活動能有效解決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中紀律松散、興趣不高和對社會責任感不強以及對自己信心不足現象。
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
在當今社會大學校園里的這些朝氣蓬勃、思想活躍的新生代大學生們都是國家建設的接班人,祖國的未來。90年代的大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下,生活條件優越,但同時也是社會轉型、各種思想激蕩交匯的復雜時期。大學時期,正是大學生離開父母獨立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而此時父母不在身邊,大學生的心智又不成熟,無法對社會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因此學校一定要及時補上這個空缺,幫助大學生形成思想理念。否則就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弱效乃至失效。所以,應當及時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現狀,找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問題和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二、體育活動具有思想政治功能
體育活動在我們思想政治里是具有團隊活力,樂觀、積極向上,協同合作、激發人創作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人樹立獨立思考能力和有效解決困難的功能;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愛崗敬業精神;體育活動發掘學生勇敢拼搏,團結一致,高效合作;體育活動使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1. 高校體育課作為大學教育教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具有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體育不僅是德育、美育的物質基礎,而且其自身功能的發揮是促進人格歷練和道德提升的有效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應有之意。體育具有有形和無形的雙重功效,它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的提高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體育活動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大學里舉行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是以團體作戰的方式,能有效地把各個紀律觀念不夠強的個體和組織里意識觀念薄弱的學生凝集起來。正是這些有效的組合和合理排兵布陣使團隊具有較強的戰力。
2. 體育活動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具有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的作用。體育活動一項靠體力和腦力共同完成的趣味游戲,活動的主體在快速取得勝利時贏得更多成就感和滿足感,在開展的體育活動里,活動的游戲能增強活動人的自信心和提高幸福度,使人對事物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積極上進的健境。
3. 體育活動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能力。在不同的體育活動中,學生在個人或集體項目里能快速開發自己智力,發揮潛能,應對活動中能預見和突發的事件。在不同時間段和過程里做出相應的調整,根據環境和項目的需求情況,綜合考慮形勢,然后采取最有效的對策,改變活動中被動的局勢。這就體現在博弈的過程里,思想進行碰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透徹分析事物主、客觀性,通過不斷改變戰略,提高一個人的創作思維能力,嘗試出辦法有效改變局面形勢,不斷提升人應對事物的創新能力。
4. 體育活動提高大學生的獨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育運動中常常有變幻莫測戰術部署和靈活的人員安排,使得活動中人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異常重要,獨立思考如何能讓你處于主動,處于下風時如何能有效避開和對手針鋒相對,在有利的局面時能善于與保持優勢,能在速戰速決的形勢時要當機立斷。這都需要一個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能屈能伸的解決問題能力。
5. 體育活動增強思想政治實踐活動的實效性。體育活動合理開展,增強學生的體魄,鍛煉心智,發掘潛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相互交流,了解民族文化,互相學習知識,開拓思維思路,有效創新觀念,增強團隊合作,凝聚集體力量,提高整體綜合實力。
以體育為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理論灌輸的空洞乏味,通過動態的、直觀的、生動形象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實踐以及對榜樣人物的崇拜鞭策自己,從思想上提高意識,在實踐中規范行為,逐漸地將高尚精神內化為自身的修為,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貢獻,有效整合各個方面資源,統一思想,增強思想政治協調一致,實現理論結合實際,實踐探索出真理,保證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功能體現到實踐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陳福生,方益權,牟德剛.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李聞宇. 體育教學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