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群英
摘 要:現階段,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小學數學的教學。經初步的調查研究發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充分發揮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而現階段,現代素質教育的開展對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即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讓小學數學走進生活,貼近生活,更好地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讓小學生真正熱愛、喜歡數學,并學到數學知識。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激發興趣;策略
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小學數學教學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和改進,并取得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重大成績。然而,我國的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或地區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很多內容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滲透數學文化的教學方法,從生活中發現并設計數學教學內容,以最大的努力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本文,主要針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進行如下探討。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由于我國教育發展水平與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長期受我國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普遍采取滿堂灌輸的應試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毫無新
意,與生活實際毫無相關,極大地打擊了小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興趣和激情,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育教學制度上的落后,再加上教學方法上的陳舊,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缺少教學時的生氣與活力,沒有相對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再加上小學生天性好玩、愛動的個性,課堂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來聽數學老師的滿堂灌輸數學知識,另外,小學生剛剛邁入校園,對社會上的一切都還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理解和認識事物的水平和能力相對較差,而數學知識又是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這對學生來說,尤其是小學生,往往表現出對數學的厭惡和反感,久而久之,學生不再對數學課表現出興致和熱情,慢慢地將會導致小學生數學成績的下滑,對數學知識的淡化,不利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由于學生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由簡到難、由淺到深的長期學習的過程,學好簡單的、容易的才能更好地學好復雜的、困難的,簡單的、容易的是必須要掌握的基礎。如果小學數學學不好,基本數學知識掌握不牢的,就會對以后的初中、高中知識造成深遠的影響,或者直接造成學生成績的下降。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缺少滲透數學文化,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有很大的消極影響,極大地不利于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還嚴重挫傷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這種現象在我國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屢見不鮮,對我國現代教育的發展起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基于我國現行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迫切需要解決這種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努力滲透數學文化,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和興趣,
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
一般來講,小學的學生一般都是6~12周歲年齡段的學生。眾所周知,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生性貪玩、好動,由于他們剛剛邁入校門,接受教育,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體系,認識觀念也比較差,對周圍的事物和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未知。另外,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對深刻的事物不了解,并且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他們往往對身邊經常接觸到的,相對比較熟悉的事物感興趣,也更容易去主動地發現問題,并探討解決問題。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弄清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維特點,從他們的思維習慣出發。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把他們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特點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切出發點和根本點,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文化,從他們日漸熟悉的,周圍的一切事物來設計和考慮數學教學問題,增加數學的趣味性,使小學生熱愛并喜歡數學,從而真正地學到數學知識。
三、在小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重要意義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尤其是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初步認識數學知識并進行數學理論學習的前提,是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的學習,為學生以后的數學知識起著鋪墊的作用,對小學生以后的長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小學生認真、踏實的學好數學知識,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和重要意義。
1.滲透數學文化,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一般來講,數學的教學內容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因為數學不是直觀的,它具有十分抽象的特征和比較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對思維邏輯相對淺薄的小學生來說無疑增加了困難,這也是導致小學生不喜歡數學的重要原因。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雖然比較抽象不具體,但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聯系緊密。比如,低年級的加減乘除法等,這些內容都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常識,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可以用生活中的實例,比如,分糖果、分蘋果等教學方式讓小學生更容易地來理解數學的抽象思維。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比較簡單,并且也相當容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實例來幫助理解,容易聯系實際生活。
2.滲透數學文化,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抽象性是小學數學本身自有的特點,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
的,因此,如果只是按照課本內容要求來純粹地講解數學知識,數學教學中沒有數學文化和思想,小學生學習起來會非常吃力。因而,在小學數學教過程中要合理、科學運用生活情境的方法和通過舉例子的形式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這樣更容易把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和具體,有利于學生迅速掌握數學知識。另外,眾所周知,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知識,小學數學更是如此。小學生的年齡一般都是6~12周歲,這個年齡段正處于接受新知識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多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和應用能力,更有利于現代素質教育和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四、小學課堂上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具體策略
1.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并滲透數學文化
眾所周知,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會用到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我們進行更好的生活的工具。從身邊的小例子來看,小到日常的商品買賣,基本的算術運算,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衣服,都有一定的尺寸和大小,所住的樓房尺寸、大小等更有精確的數學文化思想包含在里面。因此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學好數學并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生活的根本。既然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途廣泛,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沿襲傳統的滿堂灌輸的思想來進行教學,要變革數學教學方法,通
過巧妙設置數學生活情境和舉例子的形式,列舉生活中實例和現象,努力滲透數學文化思想,來幫助小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并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直觀、形象地呈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
受我國傳統教育形式的影響,學生普遍在課堂上接受老師講授知識,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因此目前,課堂學習在我們國家還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充分發揮數學老師的作用。為了避免出現學生不集中精力聽課,對數學課堂不感興趣的情況,數學老師首先要確保教學的方式靈活多樣,教學的內容新鮮獨特,不要過于死板,具體做法如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數學小游戲,比如在鍛煉學生的算術運算能力的時候,看誰算得又快又正確,
老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兩個小組為一組,雙方相互給對方提數學運算題,看哪個組的正確率最高,并且時間又短。通過這樣靈活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促使他們掌握深刻的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在學生的教育中起著基礎性的作
用,學好小學數學能夠為以后學習深奧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固的基礎。因此,為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我們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思想,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陳波.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2(11).
[2]蔡劍.淺談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點建議[J].大學時代,2009(17).
[3]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學“數與運算”內容的教材編寫策略研究[J].西南大學,2013(11).
(作者單位 重慶市銅梁縣平灘鎮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