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Kellerman提出的心理語言距離為研究背景,指出語言距離是影響語言遷移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它是指源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距離,可以分為客觀語言距離和主觀語言距離即心理語言距離。文章通過分析心理語言距離的影響因素,探討心理語言距離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語言距離;心理語言距離;詞匯教學
引言:語言距離是影響語言遷移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它是指源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距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客觀上的語言距離,即兩種語言的實際差異程度,另一種是學習者主觀心理覺察到的語言距離,即心理語言距離。不同的語言距離促成或阻止語言遷移的發生,造成不同的學習難度,而在更多情況下,學習者對語言距離的主觀估計即心理語言距離要比客觀的語言距離對遷移的影響更大。
本文將重點分析影響心理語言距離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心理語言距離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1.研究背景
1979年Kellerman首先提出“心理語言距離”這一概念,用來指學習者認為語言之間存在的距離,它標識了學習者對語言距離的感知。他指出,遷移是學習者的一種主觀策略,依賴學習者感覺到的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距離,影響和限制語言遷移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心理語言距離。
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學習者個體的心理情感因素越來越多的作為研究語言遷移的重要因素,而心理語言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限制著語音、詞匯、寫作、習語等方面的學習。
2.影響心理語言距離的因素
心理語言距離作為一種心理現象,影響其因素既包含學習者的年齡、性別、母語水平、文化和思維、語言學習環境和外界指導,同時還包括學習者自身的主觀心理因素,如情感因素、學習者的心向、學習者個性、學習能力和策略等因素,下面對影響心理語言距離的主要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年齡已成為二語習得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關鍵期假說、多元關鍵期假設和敏感期假設,都從不同層面說明了年齡對二語習得和語言遷移的影響。一般高年級的學習者感覺到的兩種語言間的相似性多于實際相似性,而低年級學習者則缺乏對語言距離的正確認識,感覺到母語與目標語的距離較遠。
其次,文化和思維。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缺乏對目標語文化的了解,還用母語的文化習慣套用,則會產生誤解和偏差。此外,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在二語學習中也有顯著影響,英語民族的思維方式呈直線型模式,而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則按圓周型線路發展,這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可能會造成輸入、內化的困難,以致輸出的失敗。
第三,情感因素。克拉申認為二語習得進程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包括學習者的動機、自信心和焦慮程度。如果學習者的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機高,對二語學習有信心,焦慮感適度,就有利于縮小心理語言距離,促進有效遷移。
第四,外語學習能力。具有良好聽說讀寫能力的學習者在二語習得中會利用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策略、切換的語言思維、有效的記憶術等,促進語言間的正遷移,有效避免負遷移,從而增強心理上的語言感知。
第五,學習者的個性。學習者的個性對心理語言距離的感知有重要作用。敢于冒險、自信外向的學習者能用積極地態度面對語際差異,克服語言學習的障礙,有效發現語言共性,縮小語言距離。
最后,教師在外語學習中的有效指導有利于積極遷移的發生。同時,教師授課內容新穎有趣,課堂氣氛活躍也能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從而主觀上降低語言學習的難度。
3.教學啟示
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詞匯更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和策略是促進學生語言遷移和縮小心理語言距離的有利保證。
首先,教師要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全面了解學生,多用肯定和鼓勵的方式來營造學生學習的自信,降低在英語學習中的消極焦慮情緒。
其次,在教授詞匯的同時,注重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思維方式和語用策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移情能力。
第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包括良好的認知、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因素。鼓勵合作互動,培養學生的冒險精神和競爭意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第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詞匯學習能力和策略。教授學生單詞記憶策略,如諧音法、漢拼法、聯想法、連鎖記憶法等,提高記憶效率。強調詞匯語用功效,將詞匯的學習與閱讀、聽力與寫作有效地結合起來。
最后,教師要發揮語言的魅力,巧妙設計課堂,適用幽默藝術,在教學活動創造真實積極的語用環境,讓學生產生舒適的心理感受,緩解學生緊張的情緒,從而自然而快樂地投入到學習情境中。
4.結語:語言距離在二語習得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的平衡英漢詞匯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重視英美文化的講授,創設積極活潑的語用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策略和思維方式,做到“為遷移而教”。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 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2] 張雷,俞理明. 遷移研究的心理認知視角-心理類型與心理典型的國內外研究綜述[J].當代外語研究,2012 (5)
[3] 肖英. 論二語習得中的語言遷移與外語教學[J]. 經濟研究導刊,2012(14)
[4] 王茜茜. 學習策略在英語詞匯學習及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11(4)
作者簡介:孫麗(1987-),女,漢族,山東濟寧人,研究生,現就讀于青海師范大學研究生部外語系英語課程與教學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