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超
摘 要: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滲透到各個領域,它的應用意識越來越多地被社會所關注。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更應該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不但學習到數學知識,而且還知道它應該被應用到哪些領域和范圍,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審視數學的應用價值。當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的時候,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數學思維在思考中形成,數學能力也在鍛煉中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意識;數學能力
數學作為科學的語言,作為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重要工具,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將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意識,更要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和動力。數學教師必須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并且持之以恒地將這一工作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不斷研究、分析和總結,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一個牢固的基礎。
一、培養應用意識,發展數學能力的重要意義
“學以致用”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今后在實際生活或工作中能夠應用到這些知識。通過對社會的認真觀察和分析,不難看出數學知識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和方面。但是,學生往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他們只知道學習數學知識很重要,卻看不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應用如此的廣泛和普及。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做出適時地點撥,讓學生可以看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當學生知道數學的應用價值和發展數學能力的重要性后,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培養應用意識的有效途徑
1.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應用也就是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各個領域。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教師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數學,如果教師把這樣的數學知識帶到課堂上,學生會感覺到很親切、自然。當學生可以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后,就會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了。所以,教師可以把一些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帶到課堂上,這樣既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會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非常重要。
2.了解科學中的數學,認識數學的崇高地位
21世紀,科學飛速發展,比如計算機的發明和不斷更新換代,宇宙飛船成功上天,航空母艦的建成,網絡、數碼、光纖等廣泛應用,這些都離不開數學知識。也就是說數學知識推動了科學領域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學生沒有必要覺得這些東西都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他們就在學生身邊,和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密不可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這些科學進步和數學知識的密切關系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科學中的數學知識。
三、發展數學能力的有效策略
1.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學生的數學能力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對于數學知識的體會逐漸形成和提高的,所以,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思考數學問題,并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模式。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學生思考的過程就是學生數學能力形成的過程。
2.夯實數學基礎知識,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需要數學基礎作為保障的,如果沒有數學基礎,那么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夯實基礎,讓學生有一個穩固的平臺,這樣學生在不斷地積累和學習中就會提高。例如,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有很多的概念、公理、定理和推論,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識,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學生不但要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還要知道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這些定理較多,但都是學生判斷平行四邊形的依據。學生掌握了這些在做題和練習的時候就有了依據,自然就不會覺得試題有多么的難了,學生必須牢記這些定理和性質。當學生的基礎知識扎實了,學生再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就會游刃有余、如魚得水。學生的能力在牢固的基礎作為保障下,很快就會有進步。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不可能僅靠短時間的嘗試就想要達到目的,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是要端正教學態度,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學生經過不斷地滲透、反復、交錯、逐級遞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應用到平時的生活和解題中去。這樣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就會增強,數學素質才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陳麗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素質教育論壇,2010(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武進湖塘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