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良
摘 要:一直以來,傳統的應試教育忽略了在教學中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然而這已經不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法;小組學習
初中數學教學面對的是由小學到初中的轉化,所學的數學知識比小學的難度要大,如果數學課堂枯燥呆板,將不會吸引初中生的興趣,反而產生畏難心理,對數學教學極為不利。而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筆者發現利用合作探究式的數學教學方法會吸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極大地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下面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方法。
一、合理劃分小組
初中教育面對的是心智活躍的青春期學生,數學成績基礎不一,學習態度也不一樣。對于小組的劃分,如果安排不當,一些學生會東拉西扯,趁機聊天,使合作探究成為形式,達不到學習目的,還會使另外一些學生對合作探究產生厭煩心理,不主動參與探究,使合作探究陷入僵局,無法順利進行。所以,教師在分組時,要根據學生的成績和學生的數量,不同層次地分配到各個小組。比如,可以將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分到一組,成績好的學生在進行合作探究時可以對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幫助,以促進共同進步。再劃分時,除了要考慮各小組實力的平衡外,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愛好、性別等因素,讓各個探究小組實力均衡而又有凝聚力。
二、創建數學情境,激起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
合作探究以數學問題為核心展開,教師要依據數學教學內容、以往教學經驗、學生學習情況等認真研究,提出合理的探究話題,創建合理的數學情境。
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制作出一個簡單的測平儀,然后測量課桌面是否是水平的,在學生的合作中探索出應該如何測量,為什么可以這樣測等問題。這樣的動手合作既能帶動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適時調控,引導合作探究方向
在合作探究中,學生是數學的探究者,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學生進行探究時,學生難免會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指引方向。對于學生的錯誤問題,則應該及時地予以糾正。
通過合作探究式的數學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合作探索中自主學習,發現數學規律與奧秘,幫助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胡海生.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經營管理者,2013.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寺坪中學)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