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梅
摘 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兩個方面論述了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轉變觀念,營造創新教學氛圍;探究活動,搭建創新活動舞臺。
關鍵詞:創新精神;小學數學;教學氛圍;探究活動
我們知道,小學生天真活潑,思維活躍,不受條條框框限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讓看似復雜的數學圖形、枯燥的數字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的創新之花在課堂上盡情綻放。
一、轉變觀念,營造創新教學氛圍
思想是工作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我們的學生都存在潛在的創新才能,要把這種潛能充分地挖掘出來,我們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給學生營造一個創新教育氛圍。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總是極力跳出傳統教育圈子,運用清新、深刻的創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運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三角形的分類》等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改變單純講授知識的做法,與學生共同討論,一起交流,通過啟發式、發現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他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積極思考,并勇于提出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氛圍,學生是民主的、快樂的,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是濃厚的。
二、探究活動,搭建創新活動舞臺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單純的記憶與模仿是行不通的,只有自主探究、動手實踐才是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全員參與,每個人都有收獲,為他們提供了選擇的空間,搭建了創新的舞臺。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角形內角和》時,我讓一名學生上講臺測量幾個不同三角形的內角的度數,每當他測量完其中的兩個角的度數,我就能準確地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學生感到很驚奇,這時我組織學生折紙方法,推導出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道理,孩子們很快明白了我總能猜對的秘密,緊接著,我又讓學生探究五邊形、六邊形等圖形內角和的度數,同學們在猜測、驚訝、探究、交流中發現了規律。正是這樣的活動形式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開創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一項長期的過程,作為一名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取長補短,我們學生的創新之花一定會更加鮮艷。
參考文獻:
毛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1(07).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中心校)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