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蓮玉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情境;創設;生活實際;針對性;趣味性;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78—01
靈活、有效地創設具體、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激發、保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學習的疲勞程度,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另一方面能夠縮短教師、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之間的距離,降低教學難度,便于學生準確、快速地理解、掌握學習內容。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應注意的幾點,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創設的情境應符合客觀現實,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不能因為教學的需要而隨意創設情境。創設教學情境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而有所區別,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現實更多意味著與他們直接相關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可以直接觸摸到的事和物,因此,教師要多為他們創設美麗生動的童話故事情境、活潑有趣的游戲情境、直觀形象的模擬表演情境等;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數學直觀性活動,又要側重于創設有助于學生自我持續發展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盡量用數學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例如,教學“旅游費用”的教學環節。
師:當你們外出旅游時,會遇到哪些數學問題?
生1:旅游中的住宿費、車費的計算。
生2:旅游中的景點門票費。
師:對了,這些旅游中的問題都需要我們用數學方法來計算。現在小紅一家也遇到了這類問題,小紅一家五口一起去云洞巖旅游,旅行社推出了兩種優惠方案。
A種方案 B種方案
一日游 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 團體5人以上(含5人)
小孩每位40 每位100元
大家看看小紅一家應該選擇哪種方案比較省錢?理由是什么?這樣選取了生活中鮮活的數學,創設了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他們獲得真實體驗的同時,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所在。
二、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
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具有針對性,即緊扣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猜想和驗證、思考和分析、歸納和總結等數學活動,經歷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進而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購物策略”時,我創設了讓學生為同學聚會購買飲料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所給出的兩家商店中選擇一家合適的商店進行購買。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仔細進行對比,尋找最優方案。這時我引出課題與學生一起驗證剛才得到的結論,學生的學習熱情異常高漲,學習興趣很濃,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創設的情境要以學生感興趣的事件為背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帶著問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如,在教完了“左右”一課后,我設計了一個“找寶”的游戲。讓學生按藏寶圖上的要求向前走幾步,向左走幾步,向右走幾步,向后走幾步,去尋找寶藏(小獎品)。學生都非常認真,當他們找到寶藏時,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還一再要求多玩幾次。這個教學情境緊扣課題,反映了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不僅能幫助他們理解科學道理,而且還能夠吸引他們的無意注意,激發起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趣味性和合理性有機統一,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 創設的情境要有探究性
創設的情境,要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新課前,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今天老師來當一回學生。現在,請你們出題給老師做,然后報出你寫的多位數,老師不需要動筆就能判斷出你寫的數能否被3整除。同學們相信嗎?誰先來考考老師?”經過幾次嘗試,學生被教師的“快速搶答”吸引住,學生眼里充滿疑惑和崇拜,他們都想知道教師到底用了什么絕招。于是一種急于揭謎的心理油然而生,這樣,學生創新探究的火花迸發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沉浸在探究活動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這些富有挑戰性的情境,使學生獲得了探索知識的方法 ,會到了創新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