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改霞
摘 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學生準確地用文字傳情達意,相互交流思想、傳播信息,這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今后工作的必備能力。
關鍵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積累素材;思維訓練
語文既是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工具課,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素,寫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作文教學是最難的一個教學環節,很多學生提筆卻難以落墨,不知從何寫起,因而每當習作時,常常聽到學生作文難的嘆息,不少教師也深感作文教學的棘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蹦敲慈绾闻囵B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寫作時要注意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讓他們放開思想去寫,隨便寫,少講一些要求,少講一些規矩。我常想,自己崇尚性靈派文學,那些隨感而發,率性而做的文章,不是讓人感到親切,感到自然。如果對初一的學生一上來,就要求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等等。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嚇都嚇得畏難而退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何嘗不可以改變一下要求呢?有一次在教學中,我給學生說,本次作文的要求只有一條,格式正確,真實自然。文章題目是《最讓我難忘的一位老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多長就寫多長。結果一些淘氣的學生也寫出一些感人的文章來。只要格式正確,我就給個優。這樣的作文寫上幾次,學生就自然有了興趣,再也不會為害怕寫作文而煩惱。
二、重視積累,寫作素材
葉圣陶說:“作文源于生活?!爆F實生活是寫作素材的巨大寶庫,學生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是一條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現代教育觀也強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目前中學生生活單調是寫作文無話可說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作為教師,要多方創設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帶領學生走入生活。比如,可以帶學生參加春游、野炊等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拔河、唱歌等比賽活動。這樣學生在家庭生活中,在與人交往中,在旅游購物中同樣會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獲取寫作的靈感,積累寫作的素材。
三、教師要把寫作文的教學重點放在寫作前的指導上來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特別重視寫作后的批改和講評,而忽視了寫作前的指導。認真想想,其實寫作前的指導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好比我們學習游泳,有一個好的教練,應該在下水前就給我們講清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而不是先讓我們學員下水自己游,等到他不行,嗆了水后,才把他救上來,給他講道理,進行指導。如果先不講,學員下水受挫心理就會產生陰影,從而大大抑制他的學習。寫作也一樣,寫作前,就要給他們讀范文,讀怎樣下水的作文,講注意事項,不能等到學生在掙扎犯錯誤后,才來指正,要求重寫。要知道先入為主,先前的思路,不是教師幾句話就可以改變的。強人所難,會給學生畏懼心理,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寫作前的指導可以制之于未發,打開思維,激發其靈感,使學生在寫作沖動下寫作。
作文完成之后,再進行指導。作文的一些小問題,如錯別字、病句之類的小問題,學生可以改正。而像主題不明確、層次不清之類的思維上的問題,就很難改正和提高了。因為要改正這些就需要重寫??梢韵胂?,學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這篇自己認為好的佳作,又要讓重寫,在他心里會有多么的失落和無奈。這樣下去,學生寫作文只能是越寫越害怕,越寫越不知道怎么才能寫好,興趣也大大減少。
四、教師要把作文指導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上來
1.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對它的作用不可輕估。人的天性對思維能力具有影響力,但后天的教育與訓練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更大、更深。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環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個新人。
2.思維訓練也是作文訓練的核心。要寫好一篇文章,要回想,會思維。思維好比是鮮花,作文好比是果實。也就是說,想得出一個好的、新穎的立意,才可以寫出好文章來。從選材上說,需要觀察力和判斷力,哪個材料能更好地服務于中心。從詳略上說,哪個材料需要詳,哪個材料需要略,還進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可以寫出巧妙的好文章。寫作的關鍵是動筆之前的謀劃。要先有一個提綱,寫文章也好比我們蓋樓房,有了提綱就好比有了圖紙。如果寫作沒有提綱就和蓋樓房沒有圖紙一樣。
3.平常我們寫作文選好題目或主題,不要著急去先寫,先要思考一番,選一選主題,列好提綱,把層次、過渡、結構認真思考。然后和同學討論一下,說說自己的想法,自己處理的原因。我想這樣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很有好處的。至于寫,只是一個呈現而已。只要設計好了,胸有成竹,寫的時候才可以一氣呵成,才能夠注重鋪墊過渡和照應。
五、寫作文要和做人結合在一起
人們經常說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可見做人的重要性。要寫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文章,得先做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人,那樣才能寫得真切,令人信服。只有開闊的胸懷,遠大抱負的人,才可以寫出胸襟開闊,具有遠大抱負的文章,所以范仲淹能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樣流傳千古的詩句,是他的人格所致,不是偶然所想出來的。
學生如果不怕吃苦,堅持不懈,對自己有責任感,對家庭有責任感,有良好的品德,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就一定會在寫作上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他的作文能力,最根本還是要提高他做人的道德修養,提高他的人品境界。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