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建春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旨在讓學生進入到物理世界中,利用探索的眼光主動摸索物理規律,理清相關的概念和公式,并能在生活和學習中熟練地應用,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將學生引入到物理世界中,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新課程以及素質教育改革一直探索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主觀能動性;物理教學;物理情境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許多物理老師一直探討的課題之一。作為初中生來說,由于物理課程開課比較晚,占用的課時比較少,使學生在理解物理課程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一定的實驗操作也使學生在動手能力方面需要極大地提高,無疑增加了物理教學的難度,但與此同時,物理課程是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之一,實驗的材料和教學內容都可以從生活中提取,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呢?
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來
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發展需求,而且物理教學活動好多都需要學生的互動和參與,許多物理實驗,也需要學生不斷觀察和探索,不斷總結規律。因此,讓學生主動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讓他們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以主動積極的心態參與到物理教學當中,從而獲取相關的物理知識。
二、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學習與應用中主動學習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實例與生活積極關聯起來,例如,在講解“杠桿原理”時,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杠桿原理的事物,如,剪刀、撬杠等,讓學生明白杠桿的作用,也可以借助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名言,引導學生進入到物理教學當中,例如,阿基米德的“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就可以作為課堂導入的一個經典案例。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物理情境
在生活中不太常見的物理現象或者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表現出來,例如,地球的磁場變化,教師就可以利用PPT或者動畫模擬出來,這樣既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又可以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動畫中感受到物理的玄妙,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讓學生主動學習物理,是提高教學效率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也是我們所有物理老師必須努力鉆研的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
魏菊梅.初中物理教學的拓展途徑[J].甘肅教育,2006(0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