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個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教師職業能力是評價教師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師職業道德決定了教師職業能力,教師職業能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體現。
關鍵詞:教師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相互依存
前言:教師是培養祖國優秀人才的骨干,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祖國未來人才的發展,因此,做到為人師表是教師的一個遠大而艱巨的任務。古往今來,我國各行業一直重視對道德的培養,而師德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代表,備受關注。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能力成為各行業評價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條件,一個好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一、教師職業道德
1、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包括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和為人師表等基本職業道德。其中愛崗敬業是全部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熱愛學生是核心精髓;為人師表是教師處理職業勞動與自身人格塑造之間關系的準則,是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現代教育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高要求與中小學教師對自身職業低認同之間的沖突。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作為一支培養人才的強大隊伍,始終要引領學生走在時代發展的前端,故教育事業對教師的職業要求越來越高了。但是,由于中小學教師對自身職業認同較低,責任心不夠強,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不夠高,因此,難免與教育事業定下的要求產生矛盾。
第二,教師樹立權威形象與學生渴望“尊重”的需求之間的沖突。在當代教學中,教師總是希望在學生心中確立威嚴的形象來獲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故大多數教師以嚴苛的態度來制服學生,使學生屈服自己的管理。然而,在當今平等社會的想人們,包括學生,更希望得到平等的尊重,而不是令人產生畏懼心理的“威信”。
第三,家長渴望與教師溝通和教師無暇與家長交流之間的沖突。家長關心孩子的在校表現,渴望與教師交流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動態,如此一來,就能對孩子存在的問題采取及時而有效的措施使得他們能更好地成長。但是,教師卻以無暇為由怠慢了家長的期望。這說明教師并未能做到尊重家長的職業道德。
二、教師職業能力
1、教師職業能力的表現
教師職業能力是教師業務素質的行為表現,是教師業務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職業能力主要表現在:其一,具備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例如擅長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以及社會配合等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好,教師語言應具備科學性、邏輯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現語無倫次的現象,教師在表達語言時,最好結合一些肢體語言,這樣能使語言更生動,還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其二,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具體表現為對善于管理學生班集體,有能力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知識活動,并對學生班級的日常工作有很好的管理,能對學生進行有效而有激勵性的褒獎以及有啟發性的懲罰。其三,具備自我調控能力。當班集體出現新情況時,教師能及時對其進行調整,盡量不影響后期工作;當私人與班集體出現矛盾時,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2、如何培養教師職業能力
教師職業能力依靠于教育單位對其的培養以及教師對其本身的培養。職業能力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廣闊的知識面。對于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說,他們應該多花時間來閱讀以開闊自己的視野,還可以多向資深教員請教,虛心學習;對于老教員來說,他們應該研究新的教學方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由于知識是無盡的,活到老學到老,故他們也應該多看書。
三、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的關系
教師職業道德是職業能力的前提。如果說教師是一顆樹,那么教師職業道德就是樹根,職業能力就是樹葉,只有樹根扎穩了,才能長出茂盛的葉子。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那么,不管他的能力又多強,他也不會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認可,相反,他會被社會唾棄,他的能力得不到展示。因此,一個好教師必須要先具備職業道德才能使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
教師職業能力是職業道德的體現。一棵樹的葉子長得茂盛是因為它的根扎得穩。同理,評價一個教師的職業能力時,職業道德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當一個教師被評為優秀榜樣時,說明他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這直接體現了他的職業道德較為規范。
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是相互依存的。一個優秀的教師離不開規范的職業道德,也離不開較強的教學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教師職業道德能促進職業能力的發展,職業能力依賴于教師的職業道德,并能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展示。當撇開兩者的關系,只發展其中一個時,就會斷節,無法評論一個教師的優與劣,無法在整體上描述一個教師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職業能力和道德是相互依存的。
四、結束語:當代社會,具備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素質的首要要求。教師職業能力是教師道德的體現。只有把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相結合起來,才能鑄造一個合格的教師,才能為祖國的未來建設提供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德銘.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構建問題研究[D]. 青海師范大學. 2013-03-01
[2]孟凡靜.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學. 2012-06-30
[3]劉彬. 論職業道德與只要能力的關系[J]. 青年王文學家. 2013-06-20
作者簡介:白波(1964-),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