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萍
摘 要:教師通過對美國歷史教學的課堂實錄,并用心理學的原理對中美歷史教學進行分析比較,對初中生活體驗與歷史教學的關系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生活體驗;歷史教學;做中學;課程價值觀
一、美國“探究弗吉尼亞殖民時期的廣告業”生活體驗功能
分析
我國的教育尤其是歷史教育正在面臨深刻變革,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進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環節,對中美歷史教學進行比較研究,從中吸取有益經驗,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教育在美國的基礎教育中屬于核心課程。美國的歷史教育認識論特別突出歷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但它不是采取機械灌輸的方式,而是利用更加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靈活方式疏導學生親近歷史學習。在這種歷史教育論的指導下,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強調“人民大眾歷史”,將歷史教學社會化、生活化,將生活體驗與歷史教學緊密結合,貼近學生的興趣。筆者從美國一位教師一節課的案例出發,并結合我國歷史教育現實,嘗試對生活體驗與歷史教學這個問題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授課教師:凱瑟琳女士
授課年級:五年級(大致相當于我國初一年級)
經濟生活體驗的教學立意:通過一系列史料搜集和生活體驗了解弗吉尼亞殖民時期的廣告業。
學生體驗當代經濟生活的教學準備:
在開始這一專題的學習之前,教師要求學生至少接觸一些商業貿易,這種接觸可以在家里以訪談形式向長輩咨詢,家里開店的可以去店里實際考察,或者查閱資料。
生活化史料的選擇和應用:
教師選擇報紙作為學生利用的生活史料,因為現在廣告也非常常見,這是他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班級里面的每一小組自主選擇一套與其他小組不一樣的報紙,以供查閱相關信息。
學生活動探究的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看一個銀匠的具體交易,教師把報紙史料分發給學生,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把殖民時期的商業廣告和現代商業聯系起來,教師用了一個草擬的圖表,將不同時期的商業因素列在里面。這些因素有:廣告推廣、競爭、地點、消費者、供應或者原材料、政府的影響等。
2.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小組的某個人可以到角落里查字典參考。學生通過這些資料找到廣告中的有用信息,初步了解當時人們是怎么生活的,甚至成為殖民時期的一部分。這樣他們就能感受到現代經商者和過去經商者的區別。
3.教師引領學生分享每小組在廣告中找到的信息,教師會寫下一些學生可能會碰到的信息。從勞動力開始,到政府影響、消
費者、原材料和供應,教師以此引導學生回答,并要求學生繪制
表格。
4.了解了這些廣告的影響因素之后,班里每一小組都會獲得一份各自不同的交易廣告的報紙資料,學生共同參與這個研究項目,并讓他們寫一則關于某一類交易的廣告,作為評估內容的一部分。在這一單元末,學生不僅要做演講,有的學生可能還要穿上殖民時期特殊的服裝扮演具體的商人、作坊等。
下面筆者將結合我國的授課情況,嘗試從教師的教學策略這方面對這篇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我國中學課堂中一般都是用講述法,或利用大量幻燈片,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回答,最后教師做出總結。而這篇案例給了我們另外一種思路:如案例所講,在開始這一專題的學習之前,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報紙、日記等認識原始資料,這就為下面安排這節課的內容提供了一個基礎。課上,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層
次——她面對的是五年級的學生,大概是處于十二三歲這樣的
年齡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沒有那么強,因此,教師把相關銀匠廣告的報紙供學生選擇,并用一個草擬的圖表將不同的商業因素列在里面供學生參考和選填。那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又是怎樣操作的呢?
首先,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以小組形式對自己所選擇的資料進行查閱,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小組的某個人可以到角落里查字典參考。學生通過這些資料找到廣告中的有用信息,初步了解當時人們是怎么生活的,甚至成為殖民時期的一部分。這樣他們就能感受到當時的生活狀況。通過這個過程教師給學生傳達了一種信息——歷史研究的對象正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拉近了歷史與學生生活學習的距離。
接著,教師引領學生分享每小組在廣告中找到的信息,從勞動力開始,到政府影響、消費者、原材料和供應,教師以此引導學生回答,并要求學生繪制表格。這個過程其實是教師有意安排學生學習收集資料并且鑒別資料的一個過程。他們開始像一個歷史學家一樣去研究歷史問題——如何從史料中找到相關事件的影響因素并判別相關事件的可靠性。在教師和學生的一問一答中,學生逐步找到影響商業廣告的因素。最后,教師讓學生自己繪制表格,這就要求學生把粗糙的工作具體化,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深化對殖民時期廣告業的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又布置給班里每一小組一份各自不同的交易廣告的報紙資料,讓學生共同參與這個研究項目,并讓他們寫一則關于某一類交易的廣告,作為評估內容的一部分,這是一個讓學生“舉一反三”的延伸。學生會根據先前從銀匠廣告中得出的關于商業影響結論的表格閱讀新材料,從中分析這類交易與銀匠交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設身處地地體會該商業的競爭策略,通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的方式制作一則新的廣告。這個過程既是對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鍛煉,又將他們的歷史學習與實際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因為他們在生活中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廣告。
在課程價值觀上,它超越了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而實行相互調適和創生取向相結合的方式強調教師和學生在課程開發中的共同作用。比起抽象的理論解釋,“做中學”的課堂會讓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更深入,同時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有益啟示
我國教師雖然經常把歷史與現在生活聯系起來作為學生生活體驗,但學生卻很難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處理身邊的事
情。也就是說,我們的歷史課堂沒有真正回到生活中去。而在《探究弗吉尼亞殖民時期的廣告業》課堂上,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去探究歷史、還原歷史,在學到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把在這個歷程中培養的歷史思維方式和歷史思維能力運用到學生的生活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學習方式,這就論述了學習的本質意義。
歷史教學引領人類走向光明的未來,這是作為教師的責任,我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吸取美國教學方式的精華,為我們教學
所用!
編輯 張珍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