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情緒和內心變化,與學生平等相待,把學生當成朋友,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減少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從而以愉快的情緒聽好每一堂課。本文分為四部分:1課堂情緒及控制策略、2如何培養學生興趣、3提高學生注意力方法、4培養良好教師風范。從而初步探析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情緒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低年級;情緒教學
美國心理學家莫維爾認為,情緒是智慧的高級組織者,情緒能夠指導認知過程和影響推理。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會受到來自外部的客觀事物的影響和自己的感情的影響”。小學生低年級學生心智還不健全,認知能力與調控情緒的能力都尚未成熟。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調控掌握課堂情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1.課堂情緒及控制策略
課堂情緒如何對教學效果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積極的情緒中可提高學生注意力,充分化解課堂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成果。而負性情緒則降低學生的進取心,課堂知識不能很好消化,無法正常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作為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面對一群懵懂無知的學生,如果能有效控制課堂教學情緒,使學生保持良好學習心態,精神振奮,求知欲強,使課堂教學保持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會有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成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控制教學情緒是一種心理學范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激發學習動力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思想實際的基礎時來進行,以恰當掌握激勵時機,整體控制教學情緒。要在講授書本理論知識、專項訓練、課程復習、作業批改和考試測驗等教學環節中,不斷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競爭意識,運用語言、行動、活動和環境、情境等激發形式,使學生處理精神狀態良好、思維集中活躍、情緒熱情充沛、競爭意識強烈的積極狀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情緒,提高教學效率。
1.2緩解緊張情緒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遵循小學生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內容和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獲取知識。如在講授圖形時,可讓同學們盡情形容或畫出自己見過的圖形,大家動口動手,每個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這樣就會建立輕松的課堂氣氛,學生學習起來也更有積極性,學到的知識也更牢固;也可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緩解課堂上的緊張氣氛,以輕松的情緒啟發誘導學生提問,并用支持欣賞的目光注視學生的眼睛,使學生感到被重視和欣賞,從而解除顧慮,去除緊張情緒,以愉快的心情吸收課堂知識,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1.3去除自卑心理
教師在課堂上應運用欣賞、鼓勵和表揚方式去激勵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賞識教育在塑造一個孩子的成才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應給學生思考時間,對難度較大的問題應適當點撥。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要適當給予表揚。以增加學生的自信,減少自卑。作為教師,要多看學生的長處和優勢,使學生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1.4減少師生對立
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在教與學的沖突中難免使師生間產生對立情緒。教師做為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的一方,教師心態影響著學生的情緒變化,教師情緒飽滿,則學生在學習中會保持興奮心態,始終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應調整好教學心態,始終保持課堂良好氣氛,對課堂搗亂、不聽課或搞小動作學生,要通過不引人注意方式如暗示、提問等方式委婉進行阻止,防止發生情緒“失控”,導致師生對立,加劇矛盾。從而使學生從內心里尊敬和感動教師的關懷,主動改正錯誤,認真聽課和學習。
2.如何培養學生興趣
2.1加強師生之間交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只有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才會真正尊重教師、相信教師,這樣師生間才會沒有隔膜,這樣的交流才能帶給人快樂與享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會遇到提問時學生答錯的情況,此時教師不能簡單粗暴地批評責備學生,而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同學們認真聽講,提高注意力,減少粗心大意和馬虎的毛病。對待講課插嘴的學生也是如此,要了爭學生插嘴是聽課認真、主動思考問題的表現,此時學生心情放松,思維活躍,個性真實積極,從而建立一個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
2.2建立良好教學情境
如果課堂教學方法因循守舊,沒有新意,就難以達到教學效果。教師教學時要從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興趣入手,認真做好課程設計和講課流程,建立良好教學情境,使課堂氣氛生動活動,情趣盎然。比如設計數字游戲和視頻、圖畫、場景等,這樣既引起學生興趣,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教100以內加減法時,可組織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通過商品交易熟練掌握數字加減,同時又認識和學會使用人民幣,這種場景教學方式新穎,學生易于接受,并記憶猶新。
2.3增強學生自信
根據心理學理論,人在嘗試了一次成功之后,就會激發起對成功的追求,會希望得到更多的成功。教師應充分利用人們都追求成功的心理,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讓每一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在課程開始前,提問那些平時不愛回答問題、性格懦弱的學生回答前一節課的問題;或提一些簡單問題讓學習稍差的學生回答,當學生回答正確,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就感,這樣,他為了再次得到成功而更加努力。這種方式即可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3.提高學生注意力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講課、板書過程中,應一邊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一邊細心觀察學生聽課情況,如是否有說話、開小差、溜號、打鬧等情況,應及時發現異常狀況。可通過學生神態、眼神和身體姿勢,判斷學生是否聽課及聽課效果、對課程理解程度,深刻明析學生心理活動,盡快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以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endprint
3.1了解掌握學生個性
有人把教師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大家長,管理著一個有4、50名學生的大學生,他應該對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甚至人性都有所了解,明白學生的喜怒目哀樂,這樣他就能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明白他的情感需求,并及時給予正面引導。例如有的學生雖性格內向,但卻喜歡老師提問他,而有的學生善于到黑板前答題,有的學生答題快,但卻容易馬虎,還有的學生上課好溜號或說話等等。教師應該了解掌握學生的這些性格特點,在教學中捕捉每個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行為變化,及時獲得教學反饋信息,從而有的放矢,因勢利導,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這樣既會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又與學生打成一片,結成朋友般的友誼。
3.2善于處理異常狀況
教學過程中,課堂可以稱為一個小社會,每個學生都在這個空間內發生一些情況,他們的語言、活動的過程,就是教師了解和熟悉他們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集體內教師、學生不會永遠中規中矩地講話和行動,而是以照自己的個性而發展,因此教學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異常情況:如給同學起綽號、上課畫畫、吃東西、模仿教師說話聲音、同學之間搶奪書本等,此時教師應首先掌控好自己的情緒不為學生的惡作劇所左右和分散,善于察言觀色尋找主要目標并進行正確判斷,有技巧地識別和處理課堂上的各類異常狀況,從而集中全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
3.3不斷提高教學素養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他不僅應有淵博的學識,還應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素養,就是小學數學教師的施教能力和育人能力,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于數學老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教師的知識貯藏應該深厚而寬闊,應該貯存比課堂上講授的東西多十、百倍,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導學生學習。在目前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更應該不斷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貯藏,提高自己的知識、品德修養,并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培養良好教師風范
教師個人的精神狀態、氣質修養和品德風貌以及服飾穿著、行為習慣以及語言舉止和形態法止等,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小年低年級學生正處理情志萌芽生長階段,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去模仿自己喜歡和尊敬的人。如果教師端莊大方、談吐文雅、和藹親切、常識淵博,學生便會從內心對教師產生敬佩和熱愛的感情,聽課時便會全神貫注,并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地認真聽課。相反,如果教師缺乏應有的氣度,態度簡單粗暴,口氣強硬,動輒打罵學生,便會使學生產生反感或輕視,那么課堂就會出現壓抑、郁悶的氣氛,學生溜號、打鬧、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會增多,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加強風度培養,以優雅形象和良好風范感染和影響學生。
5.結語
情緒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心理現象,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其相應的行為反應。情緒具有兩極性,通常表現在肯定性(或積極性)與否定性(或消極性)的對立情緒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減少學習的緊張和壓抑感,保持課堂氣氛輕松活躍,使學生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狀態。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去除學生自卑心理,使其增強自信;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養,培養良好師德風范,積極創新改革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總之,愉快的情緒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制定教學方案,切實關注學生身心成長,培養學生樂觀學習和積極學習心態,使小學生能愉快學習數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費道波.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努力提高課堂質量[J].讀寫算,2011(33):144-145.
[2]扈善國.淺談低年級數學中的“情緒教學”[J].考試周刊,2012(88):89.
[3]林良平.從心理學角度看賞識教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48.
[4]田如富.試論情緒教學——課堂教學的“催化劑”[J].大觀周刊,2011(29):29.
[5]扈善國.淺談低年級數學中的“情緒教學”[J].考試周刊,2012(88):89.
[6]姚克琴.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7):141.
【作者簡介】
張麗君(1987.1.20—),女,廣東饒平人,漢,就職于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可園學校,本科,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可園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