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足海
摘 要: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新的語文教學方法被應用到了日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在這些方法的實際運用中當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改進之處進行了反思,希望能夠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課程改革;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因為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在基礎教育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語文作為小學基礎教學科目越來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新課程中倡導的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改變原有不相適應的教學部分,以下就語文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注重教學上的情感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
情感在語文學習中是一項重要的因素。在語文課程的日常學習中,需要體現語文教學的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個理念的基礎就是教學情感,沒有情感的語文教學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無從談起。以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向學生展現一個充滿情感的教學者形象,通過富有感情的直觀演示等一系列行為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轉變原有的“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觀念。
二、打造互動式課堂,增加課堂上的交流互動
師生的對話和交流是完成教學活動的關鍵。在過去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受教者,課堂也是以單一的內容輸出為主,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無法和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因此,在教育課堂上要提高互動性,增強課堂上的活躍程度,不僅要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使得學生處于一個比較興奮的節點上,而這個興奮點就是教師進行教學點播的最合理時間段,通過把握互動式的課堂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
三、提高課堂的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
教師要首先考慮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更好學習的平臺。在語文課改中有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學生在知識方面的增長,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說語文教育作為一種感性的教育需要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體驗和探究的機會,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實現展示和創造,在這一過程中體驗成功并學習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語文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使語文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新課改后的語文也應當以語文自身的文化神韻去澆灌學生的心田,使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到學習語文帶來的樂趣。
(作者單位 四川省岳池縣普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