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素麗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涉及許多問題,教師要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創新能力;思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尋找出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越來越受到各數學教師的關注。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歷,略談怎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一生中的意義
“一個沒有創造力的民族,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目前創新能力被提到了關乎民族興盛衰亡的高度。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成了我們數學教師必須落實的重要任務。我認為創新能力的教學,就是根據創造心理學的原理,通過各種科學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培養具有創造性人才的教學。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創新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施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弘揚人的創新性的需要,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在教學中深化創造性教學,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
二、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1.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應更新。俗話說,成功的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而教育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內在依據,為了有效地改進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更新數學教師的教育觀念。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我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將日益通過創新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來獲得。因此,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和學習經驗的積累。其次,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數學教學不再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更多關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的發展、品德的形成,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意識并從中發展學生的能力??傊?,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要充分體現數學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2.教師在教法運用上應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改變講清楚、講透徹的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而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廣泛地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自實踐??梢耘囵B學生的競爭和創新意識,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習三角函數應用題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如圖1,知扇形OAB的半徑為3,圓心角為60°,過弧AB上動點P作平行于OB的直線交OA于Q,求何時△POQ的面積S會取得最大值,其值為多少?
通過對比三角形面積公式S,發現兩種方法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利用正弦定理來求三角形的面積。
在此題中,條件“過弧AB上動點P作平行于OB的直線交OA于Q”其實是為了給出∠PQO=120°,那么這道題的實質就是已知三角形一頂角及其對邊(如圖2-1),求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問題。
把這種三角形再放到其他情景中去(如圖2-2,圖2-3),一題多用、多題歸一,從而使學生鞏固與深化所學知識,提高解題技巧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何一種解法的功能總是有限的,它的更深遠的意義在于使學生能深入到問題的本質中去,吸收其中的實質內容,轉換情景(如圖2-2,圖2-3),以展現更多的聯想。進而引導學生能從問題的特殊解法中,概括推廣出同類問題的一般解法,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不論是在上新課,還是上復習課,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只起學法指導、解答疑難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了他們的心理素質,也促進了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的來說,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多方面的,我們要在教學中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教材、研究學生,設計出最佳的教學途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教學效果就會很好,創新思維培養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作者單位 江蘇省洪澤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