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棠
摘 要:在對教育不斷改革的進程中,在教學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將教學實踐作為出發點,對汽車維修實習教學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汽車維修;實習教學;職業能力
如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自身具備的各種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其知識,而且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維修行業對其從事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在技術方面,要求其從業人員將單一的技術轉變為復雜的技術;在能力方面,要求其從業人員將簡單的操作能力轉變為綜合的操作能力。這樣一來在汽車維修專業進行實習時要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職業能力。
一、合理安排實習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中職教育是關于學生職業的啟蒙教育,重點是要培養擁有一定的技能能夠在第一線進行操作的技術人員,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培養。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社會以及家庭對學生的教育原因,學生的動手能力都普遍較差,這就會使學校在進行相關技能教育時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在職業技能教育中,教師必須重視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采取恰當的辦法將其解決。
怎樣做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呢?人們常說熟能生巧,那么我們可以采取不斷對同樣的事情進行重復做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了能夠更快更好地達到其目的,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實習訓練時,可以安排一些特別的實習項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拆裝發動機,在使學生對此不產生厭煩心理的同時還要使學生能夠進行反復的訓練。在訓練中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然后給每一個小組安排不同型號的發動機進行訓練。每個小組在完成對發動機的拆裝后,讓小組之間進行交換,要求學生都能對每一種型號的發動機進行拆裝的訓練。在拆裝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不同的發動機的拆裝操作方法進行詳細的對比,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對于不同結構的發動機在拆裝方法運用上的不同。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訓練機會,而且在集中訓練中可以很快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
我國職業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一開始開設的是專業基礎課,然后是專業課,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后才對學生進行實習的相關訓練。但是在實踐中卻發現這種方式使理論學習和實習的訓練有所分離。一方面,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不能夠認識到其學習對實習訓練的意義所在,這就會使學生對其學習沒有興趣。另一方面,在進行實習訓練時又缺少學習理論知識的機會,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學生對其進行機械式的學習與訓練,而達不到其最終的目的。
學習需要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在實際的操作中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例如,在進行對發動機氣門間隙進行調整的實習訓練中,首先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氣門間隙二次調整法的步驟,然后讓學生按照步驟進行實際的操作,但是將其發動機的型號一換學生就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學生根本就沒有真正地明白和掌握其操作方法。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出發,教師先按照具體的步驟進行了示范操作,緊接著讓學生上前進行試驗的同時教師根據其操作步驟提出相關的問題。在問題中教師將發動機工作原理的一些相關知識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充分地掌握了其操作方法,而且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對此方法進行應用。
三、進行小組式合作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學會合作是學生在發展中應具備的素質。在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在感情方面的品質,讓學生學會彼此之間應該怎樣的交往,以及在同一個任務中應該如何合作。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包括其合作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汽車專業技能人才在職業能力方面對學生提出的要求。
對學生合作能力進行培養的最佳途徑就是進行其專業的實習訓練。這就需要在實習中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小組合作的項目,例如,汽車的二級保養。在對小組進行劃分時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讓性格外向、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實習中性格比較內向能力又比較弱的學生,并且嘗試著將更多的主動權給予學生。在進行合作訓練時,要求學生相互討論、研究,在操作的過程中要相互支持和幫助。通過訓練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要培養素質全面的學生,就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盡可能地掌握其專業的知識,具備其能力和素質。
參考文獻:
[1]鄭鶴松.中職汽修專業學生技能培養策略[J].職業,2009(12).
[2]王虹弦.例談汽車維修實習中的故障診斷教學[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03).
[3]葉展紅.“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課程中的應用[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08(05).
(作者單位 廣東省茂名市高級技工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