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現代社會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高職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中堅力量儲備基地,肩負著重大的教育責任。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美術教育必不可少。本文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思考了美術教育對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 美術教育 提升 思考
一、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一)、對高職美術教育重視不足,在定位上有偏差
美術作為是一門輔助性的學科,在高職院校教學的設置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高職院校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僅僅把美術教育當做是德育教育的一種媒介,顯然是不科學的。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實質上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風尚的一種途徑;是提高審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的一種方法;更是增強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種手段。這些都應該是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正確定位。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大多數高職院校僅僅重視到了其“輔助性”的片面功效,而忽視了美術教育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這一問題直接導致了多數高職院校只有“美術教育”之名,卻沒有“美術教育”之實。
(二)、美術教育傾向專業化
傳統的美術教育主要是指繪畫。美術教育是指通過各種繪畫學科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基礎美術技能與提升審美能力的過程。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也就等同于大學生的精神教育,美術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發展過程中的一項必修科目。美術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既然稱得上是藝術那么他本身就提高精神境界、培養豐富的情感、培養創造意識、培養豐厚的文化修養、提高觀察能力的功能。美術教育不能只是美術技能上的提高,更主要的是通過合理的美術課程設置來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客觀來說,專業化的美術教育只能提升繪畫技能,是一種狹隘的藝術教育,與高職院校所要求的育人目的格格不入,所以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應該有針對性、合理性。
(三)、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課程設置、教學模式以及教育方法有待改善
在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課程設置方面,很多高校的做法很單一,即僅僅設置相關課程,而且開課量很少。相關課程也只是進行簡單的基礎美術教育,通過老師的講解來了解“美術”,自身思考體會較少。在教學上也只是注重課堂上課本知識的簡單說教和灌輸,只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技術性的知識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啟發,這使許多學生只知一些文字性的知識,而對美術教育的本質一無所知。在最后的課程考核上也僅僅是草草了事,并未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四)、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師資匱乏
教育系統是一個多層次、多要素的整體系統,每個要素環環相扣。在諸多要素中,教師起到了最基本的要素。如若一個學校連最基本的要素都不能夠充足的話,就更不要談及教育的問題了。在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一方面杰出人才匱乏,另一方又存在人員過剩,這樣的現象直接導致基礎條件的落后從而影響了教育質量。
二、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發展策略
(一)、提高對美術教育的重視,找準定位
美術教育可以為大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對大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高職院校領導者必須從思想上端正對美術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摒棄傳統教育體制帶來的影響,還原美術教育的真正本質。在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定位上要重視對中國美術教育的繼承,同時深入了解國外的美術的發展歷程,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和創新。
(二)、合理引進并充分利用藝術類師資
在高校美術教育師資的建設上,首先,要保證美術教育教師的數量與質量。其次,要提高教師自身的要求,一方面加強自身的學習同時還要注重強化自己的理論建設。最后,高職院校應該加強美術教師師資隊伍的穩定工作,做到與其他教師一視同仁,提高美術類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三)、對傳統的教育進行改革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除了培養專業技能外,還要注重人文知識素養、文化修養等方面進行教育。在課程的設置上做到專業技能訓練的多元化、專業理論和實踐的平衡以及選修課的豐富設置及其實用性,有目的有針對的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在師資方面,教師必須端正辦學思想,繼續探索和完善對學生們正確的培養模式,促使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修養。
三、美術教育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作用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也必須提高和加強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做足本專業以外的功夫,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道德素質的提高
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豐富的思想感情的主要途徑。美術教育是一種綜合性教育,它通過感性與理性、動腦與動手、藝術和科技、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健康的美術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能教育,而是~個啟發智慧的復雜工程,它既注重技巧上的訓練,更需要人類思想高度的教育。因此,美術教育對提高審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更是增強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作用具有啟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
(二)、創造意識的提升
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未來社會的人應具備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質,美術教育通過創作來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力,周密的思考與計劃能力,獨特、流暢與變通能力。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急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感知力、大膽的創造力、準確的洞察力等。所以說美術教育在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創造意識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不僅能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而且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意識與創新潛力。
(三)、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情感是學習的動力,美術有利于情感宣泄,使身心健康發展得到平衡。同時,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情感境界得到升華。美術創造活動體現個體的自身價值,培養自尊、自律、合作動機和自我激勵的品質,培養自主意識和主動精神。通過美術欣賞活動開拓文化視野,了解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化發展,了解美術與生產、生活的關系,學習分析、綜合和評價的思維技能,提高審美感受力和判斷力,心靈得以凈化,情操得以陶冶,極端的不可取的行為可以在美術的魅力下被感染熏陶得以矯正。“美術”可以令人放松,心靈得以舒暢,身心自然健康。
綜上所述,沒有美術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我國高職美術教育經歷了曲折的發展之路,所取得的成績也實屬不易。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正視其存在的不足并積極探求解決之道,讓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翁婷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