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婷
摘 要:小學生美術教育涉及老師與學生,發揮出應有的效應兩者不可分割。小學生美術教育的重點在于對學生潛在力量的挖掘,不是所有學生都具備良好的藝術天分,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各種不同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老師應該對其持有支持,發揚的態度。每個行業的規則此行業不可動搖的根本,老師的基本職責就是教育學生最基本的行規,讓學生具有最大的空間度去發揮。
關鍵詞:小學美術;個性培養;潛力發展
美術教育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同時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它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對美術作品賞析的不同以及對美術創作的不同表力。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及其活躍的階段,對所有事物都具有獨到見解,思維不具有局限性,對所有自己好奇的,想知道的,都會毫不猶疑的說出來,不忌諱自己是否對錯,是否荒唐,這恰是思維碰撞產生新的火花的開始,也是更加奇特新穎思維再次產生的有力溫床。所以,老師對學生對于美的欣賞只不過是個基本的引導,對于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奇特,老師細心的觀察,老師寬容的心態容納這些奇特,是老師更加重關注和發展的能力。
一、學生的問題
1.學習太被動。
這不僅僅是美術教學的問題,其它學科的教學也存在這個樣子的問題。在課堂上,美術老師對學生的教學,多數采用很模式化的課本,對課本上的例圖,描述其作者,作者生活背景,創作背景,例圖對當時那個時代產生了什么樣子的深刻影響。接著老師應該就是進行例圖之間的對比,用自己的理解去訴說兩者之間的區別。老師最后給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然而這時候的絕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已經被老師帶領的差不多就是老師本身的思維。
2.自我能力的不足。
小學生具有優異的活躍思維,正是因為他們自身知識的淺顯性所帶來的。在不斷完備知識的同時,思維的活躍轉化為一種相對固定的形式,同時伴隨的就是學生個性的消失,即使學生不同方面的磨滅。
對于學生個性的培養,既可以培養成為獨立特性的個性,也可以培養為對世界物質認識的基本方式,即是,不同的磨滅,轉化為同的認識模式。
美術教育為了提高小學生主觀能動性下足了功夫,即使如此,對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要求的差距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凡是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份功夫還有待磨礪。在這方面,老師需要付出更多心力,對學生的細致觀察,更多的耐心,更寬廣的心胸,如此能更加具體化的引導學生發揮它的特點。
小學生雖然思維活躍,但是對于思維的管理,思維的方式,還是很差的。所以對于事物的觀察能力,掌握事物核心重點的能力,管理得到信息的能力,準確表達事物的能力,幾乎是沒有的,這很不利于接受老師所表達的重要信息。以至于,基本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談何對活躍思維的升華。
二、老師的問題
學生都是愛好新鮮事物的,應該說是所有人對于新鮮事物都有不可抗拒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相對的,對于重復的,不在具有探知欲望的事物,會逐漸生出厭惡感,不敢興趣了。
三、教學中的教學方式
1.讓學生自由發揮情緒
極個別的學生,即使有那么些不一樣的見解,得不到大家不同見解的積極調動,大家的思維呼應,發揮出來的功效也就大大減扣了。如此,老師在教習蠟筆畫的時候,先讓同學們表達每一種色彩所讓他們感受到的情緒,比如開心,愉快,或者讓人感受到了傷心等不好的情緒,總之這些情感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所表達的。是屬于學生每個獨特的感受。在學生創作時,鼓勵他們大膽想象,不拘束各種格致。
2.學生對自我的提升
在這方面的表現,小學生自己過于偏好自己喜歡的東西,覺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容易接受外部信息,這也是個方面能力不足的重要體現。因此,在創作的時候,比如:用色的單一,用圖形狀的單一,用線條的單一,這些都是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再次提升,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比如在上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睡蓮》,學生自己就應該細細體會作品的色彩所帶來強烈的感受,增加和同學的交流,交換自己不同的看法,相互學習,并且在下次的創作之中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3.老師持久的創造力
這對于學生的潛力發掘至關重要。
例如:上《臉譜》的時候,老師給大家播放一段出彩的京劇,將臉譜的精彩之處映入學生的腦海,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臉譜來繪畫,老師這個時候自然是認真教習學生繪畫臉譜的方式與技巧。但是,在上別的課,比如上的時對樹葉的描繪,老師就可以帶著學生們在校園里尋找不同的葉子,讓學生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愛的萊繪畫,不論用什么樣的筆,什么樣子的顏色。
有了探知的欲望,學生發揮出自己的個性也就邁出了第一步。
四、結束語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現在,對于人才的要求更加完備化,美術教育對于人才后期的培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個性的培養,在學生后期學習,在圖畫的空間想象力,圖畫的絕佳角度的表達,以及其表達方式的成熟度,在小學甚至整個人生不斷的學習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效果。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現在,我們的下一代,都具備著良好的創造精神,然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之處就在于不同思維的創造,即使個性的創造。
老師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用不同的傳達方式流傳文化的精髓。不拘泥于一種表達方式,必定是思維發展,個性發展的良好基調。
參考文獻:
[1]秦愛玲.芻議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個性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9年第19期2009.(10)
[2]李楠劉曉峰.淺談美術教育中的個性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NO.4
[3]李傳明.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D].綜合論壇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