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偉
摘 要:PLC是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實踐性強,涉及的知識面多,邏輯性強。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缺乏應有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學生學習效果不如人意。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實施分層教學,能有效地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職;PLC;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8-0115-02
PLC(可編程控制器)在工業控制、自動控制、生產過程控制等領域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學習和使用可編程控制器的人們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PLC成為我校電氣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PLC課程是一門典型的技術性課程,既有編程理論,又有實踐操作環節,只有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較好地掌握本門課程。中職生最怕學習理論,而且普遍具有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學習,讓大部分學生能夠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 PLC課程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為了生存不斷降低招生的門檻,導致生源質量每況愈下,教學難度越來越大,學生的成績、能力分化嚴重。但是,所謂“有教無類”,每一個入讀職校的學生,我們都有責任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勞動者。作為中職教師,我們必須要承認和接受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態度上存在的差異,在教學中區別對待,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在分層教學上多下功夫,才能兼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PLC課程具有“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行“一刀切”,勢必加大兩極分化,如何讓“吃不飽”的學生學得好,讓“消化不良”的學生學得了,是本門課程教學的一個難題。分層教學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辦法。
二、 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古已有之,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過“因材施教”的理論,孔子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施以不同的教育,這可以看作是分層教學的前身。在國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學者,如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刻苦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保持注意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
三、 PLC課程分層教學的實施
1.學生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
(1)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通過分析、觀察學生平時的作業、回答問題、實訓操作、單元測驗等,我們就能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因素,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次適用于基礎比較好而且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約占班級學生總人數的1/4;B層次適用于一般的學生,他們基礎一般,但有一定的學習愿望;C層次則適用于學習基礎差、學習態度差的學生,約6-8人。這樣的分層,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有利于教師對C層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更有利于創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
(2)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為了使實踐教學更有針對性,可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動手能力和學習態度,將班內學生(40人)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將A、B層次的學生混編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由1名A層次的學生擔任組長;將C層次的學生獨立編成2個小組,而且放置于靠近講臺的位置,這樣編排的目的是為了不讓C層學生對其它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擾,便于教師對C層的掌控或給予更多的照顧。
2.教學分層是PLC課程分層教學的關鍵
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符合自身基礎和自身特點的合理發展,按照分層教學理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方案。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個教學內容都有三套方案,筆者的方法是面向中間層次(B層次)制訂教學方案,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例如:對A層次的學生有意識地給他們增加學習內容和學習難度,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主要是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學習,或偶然也會利用晚修的時間給他們“開小灶”,讓他們的學習走在其他學生的前面,成為教師教學小助手;對B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時,主要以他們為對象,實訓教學時,依靠小助手幫助他們完成實訓任務;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降低學習要求,把住守紀和安全操作這條底線,布置最簡單的學習任務,如:課堂上做學習筆記,抄寫梯形圖和指令表,實訓課上,給出標準程序,讓他們輸入電腦,按步驟進行操作,檢驗程序運行結果。
3.借助仿真軟件實現差別化教學
如果學生只能做編程練習,學習興趣很快就會被磨滅。FX-TRN-BEG-C是三菱公司新推出的中文版教學軟件,學生學習用梯形圖進行邏輯編程。將該軟件安裝在學校PLC實訓室的電腦上,學生上PLC實訓課時只要上機,就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PLC應用的無窮樂趣。FX-TRN-BEG-C教學軟件能夠提供各種控制要求,仿真運行各種控制程序的教學平臺,由于它是一個仿真軟件,運行時不會象真實設備一樣損壞或造成安全事故,故可放心讓學生使用,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一個非常實用的學習平臺。
因為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度上有所不同。在學習上,學生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很快掌握梯形圖的編程方法和技巧,并能正確上機調試程序,但有的學生可能還摸不著邊,連幾條基本指令還分不清,因此,筆者把該軟件分成A、B、C、D、E、F六個單元,其中A、B、C是基礎知識單元,是入門的基礎;D、E、F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挑戰單元,每一單元均有6道設計題,難度不等。其中初級挑戰題難度較低,難度系數為1~2顆星;中級挑戰題的難度稍大,難度系數為2~3顆星;高級挑戰題的難度系數為3~4顆星。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C層次的學生采用前三單元進行訓練,對B層次的學生采用“初級挑戰單元”中的部分內容進行訓練;對A層次的學生采用“中級挑戰單元”或“高級挑戰單元”進行訓練。學生從基礎→低級→中級→高級,依次訓練,上級還未過關,不能練下一級別,待A層次學生練完最高級別之后,開始讓他們進行實戰訓練,選練亞龍設備中的單元,再練自制的實驗板,學生各取所需,從簡單到復雜,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又拓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分層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目的是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不斷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PLC課程分層教學同樣要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不能簡單地用一張試卷考試或采用單一的技能測試方式,因為這樣的評價結果可能是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合格,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好處。這需要我們創新評價方法,改單一的評價方法為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把注重終結性評價改變為更多地注重過程性評價。在具體的操作中,筆者將總評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未考試成績兩部分,各占50%,平時成績更多地考核學生的學習紀律、學習態度、課外作業、實訓操作等。這樣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師掌控課堂紀律,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更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當然期末考核必不可少,這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考核時可以采用筆試、口試、操作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不同難度系數的考核標準,但考試成績應乘以難度系數,力求避免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考核不公平的現象。
總之,分層教學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應注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升課堂駕馭能力。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熟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PLC的分層教學還需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并培養一批小助手、小組長協助教師教學;另外,由于PLC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需要創設良好的實訓條件和真實的實戰環境,盡可能多地設計出實際應用或企業生產中正在使用的實例任務,讓學生從喜聞樂見的實景、實物、實事、實情入手,創造生動、有趣的實踐情景,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PLC的興趣和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隋浩.分層教學在中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J].學園,2014(4).
[2]羅麗珍.淺談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3]韓玉晶.發揮主體作用 實施分層教學[J].吉林教育:綜合,2014(1).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