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正面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挑戰,傳統的、被動的灌輸式教學已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必須構建符合新教學理念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 情境教學 實踐互動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能讓學生在情境中伴隨著積極的情感去學習、思考、探索和感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而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必須運用圖畫、多媒體、語言描繪、師生互動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情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變思想品德課教學為情感教學。那么在教學實踐中究竟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素質呢?
一、用圖畫勾勒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教材中提供的豐富的圖畫資源和課外一些適當的圖片、圖板、掛圖等,利用景物烘托環境氛圍,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疑中學、在圖中悟,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啟迪學生思維,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能達到“一石多鳥”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用這種方式清晰地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好理解,易接受。圖畫情境為學生再現了事實,提供了詳細的材料,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注意力集中,學習積極性提高了。這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又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二、參與實踐,創設情境
實踐是思想品德新課標的一個亮點。它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征,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實踐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此外,還應該走進社會,通過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服務、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等,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進學校和家庭、社會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統一。
三、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情境教學
思想品德課教學一般都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具體的事例來體現一定的道德或法律要求,以此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所以教師必須運用規范、精確、形象、生動、幽默的語言來對這些事例進行描繪、渲染,使其富有情趣并從中引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啟發學生思考。
思想品德課堂上運用幽默語言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的情境,使課堂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師生互動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教師給出能深深打動學生的情境,然后讓學生敘述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景。可以用小品作為一堂新課的導入情景出現,一方面來源于學生生活經歷中類似的情景,另一方面教師也更能了解學生的生活世界。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其情景的作用才能發揮到最好。
教師可安排學生表演進行情境教學,這樣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激情。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學習,認真思考教師所設置的情境問題。教師要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表演,尊重和信任他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師生互動的情境中去。
五、用授課導語制造情境
一個新穎的導語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基礎,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質量,教師應注重授課導語的科學性,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情景教學法,渲染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一節課的開頭可以用朗誦詩歌的形式給學生留一個懸念,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講,這樣學生就能夠積極地思考,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直觀、聲色兼備、動靜結合等特點,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節課的成功首先要有一個巧妙的新課導入,這樣能將學生帶入最佳的心理準備狀態,使其很快進入積極求知的情境。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新穎的導入新課形式,更是別具一格。這樣做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隨后的活動提供適宜的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的學習狀態。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創設與講解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可變抽象為具體,拓寬教學空間,調動學生共同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降低抽象思維的難度,從而解決教師用語言難以講清的問題。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身臨其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教材、新教法、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可以開啟學生心靈,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
[2]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