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杰
摘要: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機制,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結合實際,就如何上好初中體育課談看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 課堂教學 新課程
新時代呼喚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進行課程改革。當前實施的新課程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機制,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師應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盡快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現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磁化課堂
所謂“磁化”,就是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羅伯特·特拉費斯說過:“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它區別與其他的表演藝術,這是由于教師與那些觀看表演的人的關系所決定的。”那么,如何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呢?
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體育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高為師,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必須要加強業務學習,通過學習提高個人業務素質。當學生感受到教師高超的業務技能所產生的魅力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地喜歡上體育課程。同時,體育教師還應在與體育學科相關的其他學科上有一定的造詣,并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應變能力等。這樣,教師在執行體育教學任務時就會得心應手,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要具備良好的師德素養。身正為范,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熏陶學生,增強教育人的可信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再次,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幫助學生,在生活中也要做到關懷愛護每一位學生,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濃濃的師愛。而這種感受必然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增強課堂教學的聚合力。
二、活化課堂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里的“活”,指的就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力求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突出學生中心。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必須要圍繞學生的發展設置教學環節,突出學生的全面發展;要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
2.促進共同進步。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比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和學生一起,通過不同的競技方式試驗,找到最好的競技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體育技能,同時也感受到了與教師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樂趣。
3.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體育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通過變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競賽是體育課經常使用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跑競賽。學生通過直線接力跑、十字接力跑等形式進行小組競賽,不僅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同時也促進了小組合作。此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訓練效果。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教學方法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促進學生對籃球基本技術的掌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趣化課堂
興趣可以為人的活動提供不竭動力,是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當學生對練習感興趣時,會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聽教師的講解,認真仔細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教師布置練習時,他們會一絲不茍、認真刻苦,勇敢頑強地完成。當對學生某些練習不敢興趣時,上課時會心不在焉,做教師布置的練習時,會不在乎、隨便、馬虎的態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必要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具有了學習的興趣,在內心深處產生了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才能激起參加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并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良好基礎。
四、美化課堂
我們所說的“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指的是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體育課大多數要在室外進行。創設一個優美的自然情景,不僅可以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在怡然自樂的情感中學習,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場地、設備、器材的選擇與布置,使學生感到教學場地的優美、新鮮,讓學生產生活動的欲望。二是要運用美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在語言表達上往往命令的語氣多一些,長期以來,教師的形象往往被固化為“嚴厲”。在恰當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商量的口吻進行教學,同時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幽默的語言,從而讓體育課堂擁有的了“美”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王道忠.淺議如何上好初中體育課[J].華章,2011(12).
[2]王小東.興趣引領學生體育鍛煉成長之路[J].群文天地,2011(6).
[3]祝素琴.“快樂體育”如何體現在課堂[N].中國體育報,2009.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