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巾帥
摘 要:小說《水之鄉》是一部后現代主義小說,以湯姆克里克的口吻講述一個中年歷史老師及其家族的復雜故事。湯姆的故事中,每個人的思想和生活都深受過去的影響;而家族的歷史又恰如英國風格一樣跌宕起伏,充滿未知。本文試圖通過過去和英國身份兩個關鍵概念的分析,進一步加深對小說的理解。
關鍵詞:故事;過去;英國風格;不穩定性
《水之鄉》是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所著,以湯姆克里克的口吻講述了一個中年歷史老師的復雜故事。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湯姆正面臨著嚴峻的人生考驗:他即將被所在學校解雇,他的妻子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更讓他難過的是,他的學生強烈質疑歷史的重要性,因此湯姆選擇講述芬斯區的故事。芬斯區的故事同時也是關于湯姆自己和他家族的故事,這些故事構成了《水之鄉》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通過講述,湯姆試圖重新定義過去,進而發掘歷史的意義和目的。
在湯姆的故事里,英國身份貫穿始終,并且極為多變和不穩定。特里姆認為,“英國風格的表達是由追溯英語文化的標識中實現的,是區分殖民者和激進的被殖民者的主要特征。然而,這樣的身份標志是不穩定的,因為它依賴于其他因素的調解:基于暫時的時間分割,站在失掉過去的現在時刻,進行國家內涵的懷舊?!?(特里姆,182) “追溯”一詞向我們表明,在談到英國風格的時候,“過去”應該考慮在內。 “不穩定”也顯示了英國風格的不穩定特征。因此,通過分析湯姆自己的故事和芬斯區的故事,本文意在探討過去的重要性和英國風格的不穩定性。
一、追溯過去標識的重要性
《水之鄉》里的一系列故事,都是湯姆重新定義自己的過去和家族歷史的嘗試,目的在于探尋歷史的本質和價值。迪克的自殺、瑪麗的精神崩潰、甚至湯姆的生活,無一不顯示了追溯過去標識的重要性。
(一) 湯姆試圖定義過去
面對無聊的學生,以及自己即將被解雇的局面,湯姆選擇放棄教科書內容,向全班講述芬斯區的故事。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湯姆希望脫離歷史教科書,通過他自己的故事來講述自己的英格蘭。他想逃脫現在,在過去尋找他想知道的事情。他講的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和土地復墾。在講述的過程中,過去和現在相互交織。但他最后失敗了,“歷史告訴我們的,是要避免幻想和虛構”,“他已經達到了他所能解釋的局限”(斯威夫特108)。在小說的最后,湯姆和普萊斯去酒吧喝酒,一起討論了歷史和教學。
湯姆雖然失敗了,但過去的重要性被發掘了出來。正是在過去,我們了解了關于湯姆和他家族的具體信息,并且初步發現了湯姆目前困境、迪克自殺、瑪麗發瘋等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過去的故事,湯姆為讀者構建了一種新的英國身份。我們看到了芬斯區的過去是與英格蘭的發展緊密相連的。從這些過去,我們可以對曾經的事情和英格蘭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小說的最后,湯姆繼續與普萊斯談論歷史,這一舉動顯示了過去的重要性,過去永遠不會從現在消失。
(二) 迪克的自殺
迪克是亨利?克里克的長子,直到小說的尾聲湯姆才向我們揭示出來。他是一個身體強壯的男人,喜歡機械,但不像湯姆那樣聰明?!暗峡瞬荒茏x,不會寫。他甚至不擅長說出完整的句子?!?37)迪克最后選擇自殺,是因為他無法忍受自己的過去:年輕的時候,他殺死了弗雷迪。原因是瑪麗告訴迪克她懷孕了,孩子的爸爸是弗雷迪。出于嫉妒,迪克趁弗雷迪喝醉之后,用一只啤酒瓶打了他的頭,將他推進河里。之后,為了逃避懲罰,迪克扔掉瓶子逃離了現場。因為弗雷迪不會游泳又喝醉了,大家都認為是弗雷迪自己不小心掉進河里淹死的。
然而湯姆不久后發現了那只啤酒瓶?!爱敃r在河流中有個東西吸引了我的目光”,是“一個瓶子。”(39)他撿起了瓶子,讀了上面的字母,就把弗雷迪的死同迪克聯系起來。為了找出答案,湯姆把瓶子放在迪克的房間。迪克看到瓶子后什么也沒說,就把它鎖了起來。一般來說,這個瓶子是迪克犯罪的證據,他非但沒有摧毀它,反而將其鎖了起來。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瓶子代表了迪克的過去。迪克對瓶子的態度暗示了他對自己過去的深切關注。
除此之外,過去作用在迪克身上的重要性,體現在他最后的自殺上。讀完湯姆祖父箱子里的信之后,迪克得知他是一對父女亂倫的產物:“你和你的母親有同樣的父親?!?322) 被絕望和混亂深深籠罩,迪克騎著摩托車穿過籬笆,躍進了河里。如果沒有這樣的過去,迪克也許會過著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或者他可以無視這樣一個過去,因為盡管他有著這樣的身份,亨利還是一如既往對他好。然而迪克重視過去重視到了無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地步。此時,迪克作為作者在小說中的一個代表,通過自己的死亡,顯示了過去的重要性。
(三) 瑪麗的精神崩潰
在小說的開篇,湯姆的妻子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場景出現在讀者和故事中其它人物面前:“老師的妻子承認偷了個嬰兒。告訴法庭:/上帝讓我這么做”。(6) 讀者心中可能會產生疑問,克里克太太為什么要承認偷了孩子?她是個什么樣的女人?
通過細讀這部小說我們可以發現,瑪麗是湯姆克里克的妻子,他們從年輕的時候起就一直相愛。費雷迪死后,瑪麗懷孕了。但湯姆不確定孩子到底是他自己的還是迪克的。此外,瑪麗的父親也對她懷孕一事感到氣憤。所以他們去找了女巫瑪莎克雷特,殘忍地為瑪麗做了墮胎手術。墮胎后瑪麗患了不孕癥,永遠不會再有自己的孩子。與此同時,生活中其它事情似乎越來越順利?,旣惡蜏方Y了婚,過上了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
然而到了晚年,瑪麗越來越相信宗教,她堅信上帝會給她一個孩子,即使她已經55歲高齡(312)。后來她就因偷竊嬰兒被送到精神病院。湯姆看望了瑪麗離開的時候,表示“她不為我的離開感到難過,她是為自己的孩子難過”。 當她看著操場上的孩子們時,“她的眼睛是亮的,是眨呀眨的。她的手臂是伸著的……”(330)?,旣愐呀浘皴e亂了,但她仍然記得她的過去。她想要自己的孩子,因為年輕的時候曾經失去過一個,并且永不可能再有了。瑪麗悲慘的過去嚴重影響了她的現在,甚至操縱著她現在的行為。這一現象顯示了過去在瑪麗心目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關注點在于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去可以顯示出現在要發生的事情。因此特里姆所講的“追溯“,將會是解讀這本小說,解讀英國風格形成的基本態度。除此之外,特里姆提到的另一個特點,英國風格或英國身份的不穩定性,將在下文進行探討。
二、小說中英國風格的不穩定性
在小說中,讀者只能通過一種途徑—湯姆的講述—了解英國風格。由于故事的講述帶有主觀性,那么基于故事的英國風格就很難具有穩定性。小說中敘述的方式,及各種因素的不確定性,共同反映了英國身份的不穩定性,用特里姆的話說,是英國風格的不穩定性。
(一) 敘述的方式
這篇小說講述的是歷史,但是卻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寫。首先,這篇小說里,時間是支離破碎的。作者在每一章的標題提出一個主題,接下來的一章就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沒有相鄰的兩個章節是按照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連接的。雖然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發掘不同章節之間的內在邏輯,但總的來說,時間的穩定性是被破壞了的,時間也變得不可靠了。
其次,小說的敘事結構也是支離破碎的。小說的敘述始于弗雷迪的尸體被發現的那天,但接下來講述的,恰恰不是尸體發現后的事情,而是目前正面臨個人危機的湯姆的一些狀況。接下來的一章,湯姆又分別講了他的父親和母親的祖先的故事,以及芬斯區的歷史。再后面的一章才接著講述弗雷迪尸體被發現后的事情。整篇小說中充斥著這樣的故事殘片,構成了一種不完整和不穩定的情境。
第三,故事的時態變化頻繁。當湯姆講述正在發生的事情時,他使用了現在時態。但有時講到之前發生的事情時,他還在用現在時態。例如,講述弗雷迪之死,瑪麗的墮胎和瑪麗把嬰兒抱在懷里的場景時,湯姆用的是現在時態。這樣的敘事打破了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邊界,導入了不確定感,也引出了小說中所表達的英國風格。
(二) 小說中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可以說是這部小說的一個特點。小說的主人公是不確定的。初看上去,湯姆是主人公,他從頭到尾敘述了所有的故事,談論自己的生活,妻子和父母。但隨著故事的展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瑪麗、迪克、海倫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是以嚴肅的方式講述的,這些故事一起構成了整篇小說所講述的故事。沒有人被明顯地賦予更多的重要性,所以主人公到底是誰很難被界定。讀這些故事的時候,讀者會很容易產生不確定感。
水的隱喻意義也在不斷改變。一般情況下,相同的隱喻總是有著相同或者相近的含義,使得小說更容易理解。但是在這部小說中,水有著不同的意義。它可以是湯姆家族的象征,水是他們生存發展的根源,人們的生命依賴于水。水也可以理解為歷史的象征,因為水不斷地在沖刷地面,什么也沒有留下。因為讀者無法明確指出在不同場景里面水到底指代了什么,故而很難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
(三) 小說中英國的偏離
這部小說講的是關于英國的歷史,湯姆本人是倫敦的一個歷史老師。但是在湯姆的講述里,故事都是發生在“北方”的芬斯區,坐落在“沃思河入北??凇钡牡胤?8),而不是倫敦。通過這種方式,作者偏離了英國。
“關于阿特金森家族的崛起”一章是本書中篇幅最長的一章,湯姆攪亂了19世紀小鎮上的故事,把“芬斯區土地復墾的歷史與大不列顛帝國的歷史糅合在了一起”(182)。通過各種商業和河道運輸,小鎮變得繁榮起來,成為英國的代表,就如同英國變為世界強國的代表一樣。然而到了最后,小鎮遭遇了洪水,只剩下廢墟?!八簧仙飨锤蓛袅烁鞣N各樣謠言和奇怪的故事,又被另一股水流席卷到一邊。”(103) 這就是芬斯區歷史的終結,從繁榮到虛無,同時這樣的走向也可能是英國的未來:從一個強大的帝國到面臨毀滅的邊緣。此處英國風格的不穩定性是顯而易見的。
三、結語
整篇小說中,英國身份,或英國風格,是在湯姆追溯過去的經歷和故事時被界定的,而不是通過傳統意義上的如歷史一般的客觀和有效的數據呈現。綜合考慮通篇的敘述方式、小說內容和故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這樣的一個身份或者風格必然會帶有不穩定的特性。因此,這部小說在最后拒絕提供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結尾,保持了英國風格,乃至整個歷史的不穩定效果,以便于給讀者更多可能的解讀方式。這正呼應了前面特里姆所說的,英國風格的實現是通過追溯英語文化中的關鍵標識,這種風格是不穩定的。
參考文獻:
[1] Landow, George, “History, His Story, and Stories in Graham Swifts Walerland,” 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23 (1990), 197-211.
[2]Swift, Graham. Waterland. [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2.
[3]Trimm, Ryan. "Telling Positions: Country, Countryside, and Narration in the Remains of the Day",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5(2009) 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