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軒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度與學習效果。筆者立足于個人教學經驗,借本文對北師大版小學五、六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作相關闡述,以供業內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北師大版 教學
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對北師大版數學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了專門性的教學設計,在收獲的同時與引發了相關的思考。基于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闡述。
一、以激發興趣為導入點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存在心理上的畏懼甚至抵觸。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學生并非是由于智力因素而學不好數學,而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數學學習表現不佳。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北師大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色,針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行了重點強調。比如在進行數學定義與術語的講解時候,教材中會有若干提示性與熟悉的生活事件進行引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重點對這些內容進行強化,并加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與卡通形象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教學手段的設計,利用PPT把枯燥的數學術語變成生動的講解,把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數學問題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入課堂,并設置故事的亮點與懸念,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然而然地進入數學天地。而這種與生活緊密相關,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導入點的教學方式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數學,用數學,觀察生活,發現數學。
二、以豐富內容為側重點
小學數學五年級、六年級階段正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習階段。與低年級階段不同,此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更側重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側重于逐步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側重于培養學生系統性的思維邏輯概念。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我針對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要求,以豐富內容為側重點進行教學設計。對于應用題的講解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多用趣味性題目進行引入,讓學生去思考題目中的奇妙之處。并強調數學知識的整體性,擴大學生的視野,利用數學知識的舉一反三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與用處。所以,在教學中,筆者引入大量真實數據與生活情境。
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中的地毯上的圖形面積這一教學中,筆者首先用充滿趣味性提問來開始教學,讓學生想一想地毯的花紋與圖案。接下來,筆者再利用教具展示出許多美麗的地毯圖案,并小小地介紹了其來源與風格,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當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內容中后,筆者用簡單的虛線條來標示出地毯上圖案的面積,并介紹了若干信息,繼而開始進入正式的理論知識教學。由于學生在豐富的鋪墊下已經得到了一定的信息量,再進入教學內容時,反應速度非常快,并且很容易就興致勃勃地進入了學習狀態。其次,為了提高教學內容的含金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入諸多數學信息與數學史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并不僅僅只是一堆無趣的數字與理論,在其發展研究過程中同樣有著很多值得去了解的知識與內涵。
三、以構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為目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重視對學生思維與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為重點,強調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進行教學設計。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升級到以帶領學生“想一想”鼓勵學生“議一議”發動學生“做一做”多讓學生“試一試”的寬松教學模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心態輕松,同時又可以體驗動手實踐,嘗試著自主探索,并與同學們一起組成學習小組,進行交流與探討。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從過去被動的學習轉變成了主動的探索。從以往被動的滿堂灌,根本沒有時間去自己思考,只能一味死記題型。到現在有了充足的時間與機會去思考與討論,把知識真正融匯貫通到自己的思維中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特別是對教材中重要的數學思想與方法技能,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逐級遞進、螺旋上升進行梯度化教學設計。讓學生從熟悉數學的符號感入手,逐步深入開始熟練運用符號,理解方程意識,學會設計方程去解決問題。并在不斷的解題實踐中,可以根據題目所列條件進行推理與應用。而在圖形的學習過程中,筆者重點在于構建學生的空間思維意識,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側重于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把傳統板書所無法全面體現的空間感,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透視圖與動態演示進行教學講解。這樣的教學手段非常有利于學生直觀感受,也就提高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度。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也會形成思維模式,不需要過分強調,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四、結語
新教材注重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整理信息方式的多樣化,對于不同的學生呈現出的多種策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多給予肯定的評價,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在方法多樣化中,鼓勵多中選優,擇優而用。同時強調方法優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為簡潔的方法不等于是人人都會的方法,如果學生用得方法不是最簡便的,教師也不應強求。總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一方面應重視學生的年齡階段與身心發展基礎,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階段的教學方案。另一方面應吃透教材,多進行教學拓展與教學手段的豐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巨梅.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生思維訓練[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01).
[2]陳興林.武都區五馬九年制學校教師.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的“美”[N].隴南報.2009.
[3]陳志麗.論如何構建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06).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