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衛琴
摘要:社會改革的日漸深入,要求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在歷經一輪又一輪的嘗試之后,實現課堂變革,以形成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然而就在課改大潮滾滾向前的同時,一些困惑體育教師多年的問題浮出水面:學校體育要求確保安全,國家體育倡導體質健康,課程改革鼓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體育教學的本質蕩然無存。本文探討了體育教學的本質,以此為源,淺析了體育教學的原則。
關鍵詞:體育教學 本質 原則 課改
社會改革的日漸深入,要求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在歷經一輪又一輪的嘗試之后,實現課堂變革,以形成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
然而就在課改大潮滾滾向前的同時,一些困惑體育教師多年的問題浮出水面:學校體育要求確保安全,國家體育倡導體質健康,課程改革鼓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體育教學的本質蕩然無存。
究竟什么是體育教學的本質呢?
哲學上講,“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的主要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聯系。”體育教學是一個由“體育”和“教學”組成的系統架構,我們既不能只談體育不談教學,也不能片面強調教學淡化體育,體育和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整體。
體育是人的肢體活動,以強化體能為目的,以肢體活動為基本手段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增進身體健康。這一點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說得很明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然而,體育又不等同于運動教育,體育還是一種文化活動,它必須服務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多彩的形式提供有益的消遣,進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這樣說來,體育在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是師生間的知識傳習活動。體育的肢體活動特性決定了體育教學的特質是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肢體活動的傳習。所以體育課堂就應該遵循“運動技術的傳授與學練”“運動興趣的激發與體育意識的培養”“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等能力養成”諸原則。
本質是“一種先在設定對象的本質,然后用此種本質來解釋對象的存在和發展的思維模式。”從本質出發,體育教學應遵循哪些原則呢?
一、從內容上講,體育教學是肢體活動,必須遵循直觀習得的原則
1.體育教學應該遵循直觀性原則。學生欲習得一定的肢體活動,就必須對學習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以達到對事物表象的清晰化處理。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通過觀察法、模仿法、練習法等方法習得教學內容。例如,為了進行標槍投擲學習,學生先要觀察教師示范,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聽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緊接著在模仿中習得活動技能。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動作示范性、語言到位性直接關系到教學的直觀性,應予以重視。
2.體育教學應該遵循系統性原則。上文說道,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架構。首先,這是由體育活動本身所決定的。比如,籃球教學,我們可以按照掌握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技術動作——掌握技術組合應用——提高攻守對抗能力等過程循序漸進進行授課,這是由其系統性所決定的。同樣道理,體質和技能的二維結構也包含系統性原則的要求:我們很少看到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在技能活動上有什么過人表現,我們也不期望一個對技能一知半解的人,會讓其出色的體質有得以施展。
二、從目的上講,體育教學是強化體能活動,它必須遵循個性提高的原則
其一,在學生強化體能的過程中,其形成的特長優勢有助于其樹立自信心,從而促進自我全面發展。在課程改革與新課程實踐初期,活躍在課堂上的小主人大多是藝體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這不啻說,那些學生在藝體活動中實現了自我價值,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一定的自信心,自然更主動地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更積極地融入課堂氛圍。相反,那些在藝體活動中“默默無聞”的學生很少在課堂上充當領頭羊的角色。所以說,體能的強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
更重要的一點,學生在強化體能的過程中,由相同興趣組成的社團有助于促進自我健康發展。據某項調查研究顯示: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宅男宅女”現象陡增;學生日漸患上“社交恐懼癥”,無法在公共場合有效地溝通與交流。而體育興趣小組、興趣社團恰好有力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在活動中,學生因有共同語言而不再畏懼說錯話、做錯事;再者,又能滿足學生社交需要,體會團結、奮進、謙讓、互幫互助等人文價值。所以說,體能強化有助于塑造學生社會化,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三、從育人價值上講,體育教學是精神文明活動,需要遵循內化熏陶的原則
1.在練習中,內化體育之魂。體育精神是體育的靈魂所在,諸如理解、友誼、團結、競爭、拼搏、和平、公平等抽象詞語怎樣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呢?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在日常授課中把抽象的體育精神融匯到具體的練習中——只有學生體驗的元素才能真正被學生掌握。比如,在練習跳大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合作、理解、團結、競爭等體育精神教育。
2.在比賽中,激發中國夢。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勝利舉行,全民體育之風悄然興起,體育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為國家體育拼搏的熱情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多樹立體育明星典型形象(諸如姚明、李寧、劉翔),通過各種比賽促進學生向體育明星看齊,為實現體育強國的美好愿景而不斷努力。
課改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體育教學的變革中,問題會越來越多,只要我們認真研讀課標,踏實研究課堂,總能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課改之路,實現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現代化。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