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桂彥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對學生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課堂提問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恰如其分的提問,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記憶。提問是教師向學生傳輸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性的對策,以達到提高提問有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有效性
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課堂提問是一種“催化劑”,能夠較好地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更好地學習。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并沒有多大改觀,課堂中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課,學生很少發言,積極性也不高,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小學課堂中,有效的提問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提問總是針對部分學生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的提問很難照顧到全部學生,有時也難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大部分時候,教師會選擇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或者為了能夠保證教學順利進行,會選擇舉手的學生來回答。
(二)教師提問的問題有數量沒有質量,未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形成互動,一般都會采用提問的方式。但是這種提問,有時并不能完成預設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使學生處于不斷應對教師提問的緊張狀態中。
(三)教師的提問過難,學生的水平達不到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水平以及技能掌握的狀況等因素,有時候教師提問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生很難回答。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積極性下降,思維激情驟減。因此,教師在提問時,一定要能把握難易程度。
(四)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評價比較單一
大多數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都能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但是這種評價有時會一帶而過,輕描淡寫,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提高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師應該圍繞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提問內容的廣泛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提問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使問題能夠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數學只有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圍繞教學目標,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參與。而且,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該擺脫單一舉手回答的方式,而是要針對不同的內容來設計多樣化的提問樣式。比如,在講口算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抽號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積極參與,還能照顧到全部學生,使他們都能參與到問題中。
(二)教師的提問應該難易適度
在課堂提問中,很多時候教師提問的問題不是過于淺顯,不用費腦就能回答;就是過于復雜,超出學生的能力。這樣提問就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難易適度指的是教師提問的問題難度既不能過難,讓學生無從下手;又不能太簡單,失去提問的價值。在把握問題的難度上,應該要基于學生的已有經驗并高于已有經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當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出現困惑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當然,對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可以作為備選問題,使學生能進行選擇性的回答。
(三)教師的提問應該通俗易懂
教師在課堂中提問時,應該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這樣才能使學生聽得有滋有味,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熱情。另外,教師還應該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比如,在學習關于時鐘的知識時,應讓學生認識表盤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同時我們可以把它們比作賽跑的三個兄弟,用比較形象的語言來幫助認識鐘面。這樣可以使課堂變得趣味化,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來。
(四)教師的提問應該具有層次性
一般來說,課堂中的提問本身就應該具有層次性,也就是說課堂中的提問應該把握由淺到深的原則,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逐步進入到思考的過程中。這樣在導入時,就可以適當地設計出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當然,這種難度不能過大,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認真參與到課堂的提問中來。當然,教師還應該對不同能力和不同思維發展水平的學生分層次地提問。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只有讓學生各盡其能,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學無法,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能夠使用準確精煉的語言,采用有效的提問,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當然,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也應該運用風趣和恰當的方式進行點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華兵.高效課堂從有效提問開始—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6).
[2]趙振民.淺談如何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08.
[3]龔玉婷.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學周刊學術研究,2006.
[4]黃雙花.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基礎教育,2001(3).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