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亞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綜合性等基本特點。其中,生成性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特性和最顯著的特征。通過對音樂實踐活動中的生成性資源進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要教師樹立動態生成的課程意識,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資源,做充滿靈性和智慧的活教師,從而提升課程品質,使每一個學生的表演潛能、創造性潛能都得到發展。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小學音樂;生成性資源
在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對生成性資源應該有更好的把握才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對綜合實踐教學有更好的認識,能夠充分應用生成性資源。以下就對此做具體介紹:
一、生成性資源的特征
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生成性資源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生成性資源具有不確定性,在音樂綜合實踐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教師只有好好利用生成性資源,才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其次,生成性資源還具有多樣性,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是動態、多向的教學活動,在音樂教學進程中,會因教師以及學生因素造成課堂多樣化,從而影響教學水平。再次,還具有獨特性,對于音樂課堂中的生成性問題,還存在獨特的風格,會因教師以及教學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最后,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生產性資源也具有短暫性,使發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動態言語、行為以及情緒等,不具有長期存在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好好利用生成性資源,提升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水平。
二、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生成性資源
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也存在許多的生成性資源,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掌握利用這些生成性資源,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生成性資源遍布在音樂教學主題的確立階段、課程的實施階段以及活動的結束階段,在該教學實施中,學生作為生成性資源的主體,學生動作、語言、思維等方面,都可以在基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形成一些動態生成性資源,不管是學生提出的問題,還是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都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的生成性資源。生成性資源在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隨時出現,教師只有合理利用生成性資源,才可以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同時也可以避免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疏忽、紕漏的產生,提升音樂教學水準。
三、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合理應用生成性資源的措施
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教學中,教師合理應用生成性資源,不僅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也關系到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以下就來分析具體的實施措施:
1.找準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出發點
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教學根本的出發點,針對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可以有選擇地應用實施,秉承學生為起點的課程教學理念,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為學生創造必要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緊抓教學重點,提升自身教學中的自信心,能夠針對綜合實踐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有積極樂觀的應對心態,能夠適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音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水平。
2.改進教學理念,注重自我反思
在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對于其生成性資源,應該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應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合理利用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結合網絡等媒體技術形式,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更好地發揮學生在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積極性,教師也應該不斷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能夠智慧應對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生成性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實踐中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使音樂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應用生成性資源,提高學生對生成性資源的應用水平。
3.提升教師能力,有效應對生成性資源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針對綜合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生成性資源,教師應該掌握有效應對策略,轉變傳統音樂教學理念,能夠根據具體的音樂教學對象以及音樂情境、內容,動態地應對生成性資源。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預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標,從而確保教師可以完全掌控生成性資源,做好音樂教學。其次,教師也可以打破教學節奏,正確處理教學中的生成性資源,敏銳觀察學生的狀態,并且正確做出教學措施,與學生成為良師益友,有助于提高對生成性資源應用的同時,也可以及時修正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學偏差,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后,在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凸顯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能夠根據自身所積累的教學經驗,及時判斷音樂綜合實踐中的生成性資源,打造個性化的音樂實踐課程。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生成性資源,讓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以及利用生成性資源,針對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課程品質,也可以開發學生潛能,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程勝,鄭金洲.課堂教學交往中的虛假與真實[J].教育科學研究,2012,24(32):54-57.
[2]徐繼存,段兆兵,陳瓊.論課程資源及其開發與利用[J].學科教育,2011,14(12):76-77.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