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
【摘 要】信息時代賦予寫作全新的特色,那么在適應新改要求的基礎上。通過本文我們將會把以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現代社會對書面語交流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們的特殊性作為一個重要的依據。來對整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整體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寫作 教學 方式
一、影響語文寫作教學的幾點因素
1.教師的寫作教學思想。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其主要的調控者,教師的整體的寫作教學思想必然決定著寫作教學的整體方向、寫作訓練的方法,直接影響著寫作教學的成果。
2.教師的寫作教學方法。教師的寫作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寫作教學能否獲得成功。在整個寫作教學過程中,主要包括命題的方法、指導的方法、批改的方法、講評的方法。在這些方式方法中,只有選擇使用得當,小學生們才能夠在其中受益。
3.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屬于非智力因素,它是推動小學生寫作的內部動力,對整個作文過程起著激發(fā)的作用。
4.學生自身寫作功底的積累。根據我們的細致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很多小學生恐懼寫作,因為他們覺得每到寫作的時候感覺無話可說。引起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缺乏積累。寫作過程中的素材的積累可以通過平時觀察生活以及在閱讀中尋找。素材是整個寫作過程中的原料,只有豐富的素材積累,才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常見的三種寫作訓練體系
1.以文體為序的訓練體系。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以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這四種常見的文體模式。教師們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結合閱讀訓練的重點,安排相應的寫作訓練重點,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夠盡快地掌握每種問題的寫作特點和要求,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2.以能力為主的訓練體系。我們知道寫作教學的最終也是最關鍵的目標是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在寫作過程中有三項基本能力是學生們必須要掌握的,也就是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我的表達能力。在這三項能力中作為基礎的是觀察力,核心則是分析能力,那么最終目的就是表達能力。三者作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這樣的整體體系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們在生活過程中索取寫作的材料,對學生們寫作的全程訓練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學生們能夠在處理寫作過程中把認識與表達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完美地體現出來。
3.以知識為序的訓練體系。寫作知識來源于生活,是學生們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它是一種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因此教師們在對學生們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系統(tǒng)性。
總體來說寫作教學就是在一次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參與,培養(yǎng)學生們某項寫作能力的教學活動。有較大影響的作文教學方法是“作文前指導、作文中指導、作文后指導”三個階段的模式。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教師和學生活動的雙向并行的作文教學過程模式。
學生時代中的小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發(fā)展。那么教師們在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們寫話習作的能力,以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因此小學的寫作教學,就要求寫作老師們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能夠把塑造人、培養(yǎng)人、完善人這些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到寫作過程中來。
三、小學寫作教學的原則
1.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我們知道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要師生們能夠有效地整合學生們的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我們日常交往的過程中,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生活積累的場所。生活的積累就是思想的積累,同時也是社會積累的基礎。在過去以往的傳統(tǒng)寫作教學過程中,往往會不自主地將生活與課堂剝離開來,這樣就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使學生們缺乏創(chuàng)新性,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們從自己的身邊還有人物身上發(fā)現亮點,融入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去。
2.立足學生的直接經驗。直接經驗是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所獲得的知識。對于小學生們來說,他們涉世未深,但是他們渴望獨立和自由。在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感悟、情感與理智的思索方面等等,都會促使他們解讀人生、剖析人生,教師們應當鼓勵學生讓他們從最感興趣、最熟悉的話題入手,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覺到無話可說。一方面增強了他們的感悟力、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感知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驅散學生們的假大空的思維模式。
3.注重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改變單一的知識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和簡單的技能訓練性的教學活動模式,讓學生們能夠自主地通過調查、訪問、考察、勞動等多樣化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們有足夠的空間去張揚學生們的自我個性,這是教學模式改變的必然模式。這樣的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基本素養(yǎng)和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有限的寫作課上獲得鍛煉的機會。學生們也會在實踐過程中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4.聯系實際,循序漸進。根據一般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往我們的寫作教學主要是以作文成績作為主要指標,教師們的寫作評語對學生們起不到什么真正的作用,很多學生很少甚至是不去看教師們對自己的評語。因此由于這些實際問題的存在,教師們應該聯系實際,對學生的寫作應給予必要的指點、啟發(fā),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讓這一薄弱環(huán)節(jié)得到提升,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讓學生們自主地作文、修改、講評,那么此時教師們一定要在最后的總結補充上對學生們的表現做一個整體完整的分析與探究。教師們要揚長避短,彌補學生們在寫作模式中的種種不足,讓學生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四、結語
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模式應當是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生活世界,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表見解的機會,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語言表達的能力,不僅是書面上的也包括口頭上的。另外一點是可以讓學生們通過以作品內容為中心的討論,能夠把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學生人格方面的塑造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可能地彌補學生們寫作教學過程中按套路寫作的不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