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國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如何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就成了教學改革的研究熱點,也是物理教學工作者在課程教學中應逐步完善的課題。本文結合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從多元化視角探索了多媒體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促進作用,并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課堂的優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方便師生快速傳達信息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物理教學 促進作用
以往的課堂教學:一本書、一桿粉筆、一張嘴,學生面對的除了一塊呆板的和毫無生機的黑板以外,就只有自導自演的老師。老師把知識機械地書寫在那毫無表情的黑板之上,學生則是一味地記筆記,一味地機械記憶。學生成了名副其實的容器,只能被動地接受、強行記憶,憑空想象知識上的物理景象。課堂上出現了“跑龍套”現象,許多學生對老師講解的好多物理情景不知所然,使得學生求知與教學內容之間形成了一種“月朦朧,鳥朦朧” 的感覺。
多媒體由于能通過視頻、動畫等多種技術手段,將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動畫場景,作用于學生的視聽感官,誘導學生自覺地展開想象,從而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將抽象知識升華為感性認識,最終達到教學目標。作為一名物理教師,筆者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感觸頗多,在這里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膚淺感悟。
一、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很重視學習興趣,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他認為興趣才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
有一個故事講道:挪威人在海上以捕沙丁魚為生,如果魚能活著抵達港口,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出好多。但多年來只有一艘漁船能成功地帶著活魚回來,該船夫一直嚴守成功的秘密。直到他死后,人們在打開他漁船上的魚槽時,才發現魚槽里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原來鯰魚裝入魚槽后,由于環境新奇陌生,它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受到刺激,也不斷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了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如果把課堂上學習的學生比喻成沙丁魚的話,多媒體又提供了多種圖、文、聲、像的綜合感觀刺激,它所創設的一系列相關場景,同時作用于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就像在沙丁魚中放入了鯰魚,無疑會大大增加“沙丁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多媒體呈現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信息交流只能單向地、被動地(如黑板、報紙和書籍等)傳播信息。而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實現人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如動畫的停、放,視頻的點播等。同時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等直觀媒體信息的同步演示,可以使難懂的知識由抽象變為直觀、死板的圖示由靜態變為動態,較徹底地分解知識的復雜度,減少文字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從而把感觀上的刺激上升為理性認識,進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多媒體所營造的理想教學環境,是傳統教學方式難以匹敵的。由于它能使學生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大大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對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的簡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多媒體能使抽象化為具體
“鯉魚不躍,豈能成龍;大鵬駐足,豈能騰空”。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把教師的活動局限在黑板前,授課成了教案的演示,學生昏昏欲睡,有的學生聽完課后,感覺課堂上講的全懂,自己課后一做全都不會,究其原因學生的視覺活動僅僅局限于平面黑板,對空間的想象能力得不到延伸,造成了學生對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理情景能夠再現,而對陌生的物理模型卻感悟不透。有時遇到物理專業教材中的某些比較抽象或復雜的內容和知識點,我也感到很困惑,甚至也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然而如果進行科學設計和合理安排,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規律,再加入多媒體課件,恰到好處地運用,就可以將死板的課本知識通過直觀的圖像、生動的畫面整合成一個系統。知識點也由平面變為立體,由抽象變為具體,原本枯燥、平淡的課堂變成了形象、生動的動畫,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尤其對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部分,我有很深切的體會,有的物理知識場景,老師講十遍,不如在多媒體上演示一遍,而在演示的過程中多媒體又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字呈現信息過于抽象的問題,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四、多媒體可以拓展知識廣度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觀眾。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照黑板記筆記,對重要的知識點老師總是擔心講解得不透,寫得不詳細,又怕時間不夠,結果有時造成草草收場,在下節課補充上節遺漏的問題,不但浪費了時間,同時局限了知識的拓展。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時,由于采用了電子教案,教師不用花費時間在黑板上書寫,從而使課堂授課信息量明顯增大,同時教師也能集中精力在講解原理和操作演示上下功夫,更好地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總之,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勿庸置疑的,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更多的信息資源引入了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科學使用,優缺互補,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各自特長,機動地應用它的優勢,把更多的學習空間還給學生,使他們的視野變得開闊,思維變得活躍,最終使師生在雙向互動的過程中,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扎實,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師生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