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紅
【摘 要】新課程實施標準的頒布和實行,已然成為了教育界的根本。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取新知識,更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情感溝通能力。對學生進行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和強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確保情感因素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將數學教育與實際相結合,進而確保學生能愉悅的去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全力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來促進學生的情感教育效果和水平。這樣就可以讓情感教育為增強初中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做出最大貢獻,讓初中數學的學習變成學生樂意和積極向往的愉快活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新課標;情感教育
前言
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教育體系還是存在在嚴重的弊端。不過,隨著新課標的推行,這種弊端已有所緩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也逐漸被人關注并且應用于現實教育中,這極為有利地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那么,為什么情感教育會被人們所推崇接受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其能打破傳統式的教育模式,能更開放的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自身潛能。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所包含的一個重要點,主要是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品質和情感調控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通過內化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既包括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又包括學生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而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僅只是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空間想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個性品德素質和審美素質),以此來確保實現數學是學有價值的,并且不同的人在數學這一領域上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導地位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學習模式,往往由教師牢牢占據著絕對的中心地位,學生自始至終都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養成了一種“老師講什么,我就學什么”的學習模式,這一弊端嚴重拖沓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情感教育會更加專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
(二)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仔細研究古往今來的數學教育模式,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學生即使掌握了系統而扎實的數學理論知識,卻并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并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畸形人才。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原因,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重傳授理論知識,忽視學生實踐運用的重要性”的教學理念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實施情感教育有利于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
受中國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教育界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教師更傾向于在課堂上向學生大量灌輸既成的理論知識,并一味片面地以為灌輸給學生的知識越多,學生的數學視野范圍與最終的考試成績也會隨著即成的理論只是的灌溉而得到更高的保障。殊不知,這樣導致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到的一些淺顯的理論知識,卻未能很好地涉及實際生活運用。情感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優秀教學理念,提倡教師要自我發現、自我分析以及最后的自我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四)研究數學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有利于提升學生個人品質與發展
不可否認,數學具有嚴謹、抽象等學科特點,但是這并不代表它就不具備積極的情感因素。只要認識與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積極情感教育因素,并創造性地加以利用,就能很好地促使學生個人品質的培養與發展。
(五)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感需要來制定情感教學計劃,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平和融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以及探究欲望,這就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表達出肯定與鼓勵。這樣能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求學心以及上進心。情感教育理念認為,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有著各自的情感優勢與不利的情感因素,提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其不同程度、不同內容的情感關注,力求實現“教育面向全體,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這一教學目的。
三、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策略)
(一)通過數學老師自身對數學應用的熱愛來滲透情感教育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融入在數學教學的情感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該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并且把這一份熱情傳染給自己的學生。以自身嚴謹的態度與充足的專業知識去帶動學生學習這一學科。
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應用到實際創造中,這樣往往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教師應認真專研教材,組織教材,巧妙合理地制定教學內容,就如:在傳授學生空間與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收尋一些材料(廢紙板,木棍等)讓學生自己制作這些圖案并體驗這些圖形固有的特性。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性,又能帶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形成自身的愉悅感和良好的教學情感以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近代就有一位教育學家說過:”只有包含情感與愛的教育,才能稱之為教育”。這句話,我深以為然,教師,是神圣的。應當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懷學生,才會使學生產生共鳴,才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夾雜著愉悅與親切感。才會對這一學科有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與教師之間有所互動,才會更好的去學習。
當然,這就必須要教師做好充足的準備,只有當自己情緒高漲的去接收事物時,帶能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社會心理學就有過一種踢貓效應,很通俗的向我們傳遞了負能量帶來的連鎖反應,故此,教師更應該以一種愉悅平和的心態去帶領學生接受新知識,新事物。
(三)通過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當然,不僅僅是數學。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這一過程,是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控與運用。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則應該引導學生走向一片對于他們而言是未知的、卻又倘佯著無限知識與渴望的海洋里,在他們探索的同時,陪著他們走向更深的領域。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能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數學并不僅僅是教會人們算數,它還能更深層次地與其它學科結合起來,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了解明白這一學科是能學有所用的。
四、總結
情感教育在現代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夠真正體現出我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目標。實施初中數學情感教育應以構建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以培育學生的數學美感為鋪墊,以最終達成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合理誘導和激發為目標,唯有如此,我國才可脫離應試教育的的弊端,更好的發揮學生的特長,更好的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與興趣。
參考文獻:
[1]錢佩玲,邵光華.數學思想方法與中學教學[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曹才翰,章建躍著.數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陸書環.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數分析[J].中學數學,2005.
[4]李士锜.數學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