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鋒
摘 要:初中,學生學習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告別了單純與無知,開始研究難度更大、更加復雜的知識。所有學科的學習都開始步入正軌,其中數學的難度與深度提升得最為明顯。數學,一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生活失去了數學,人們的生活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目前,剛步入初中的學生數學成績普遍都在下降。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如何打好初中生數學的學習基礎,成為每一個初中教師所思考的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歷,積極地研究數學教學,與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關鍵詞:初中數學;加深認知;全面教學
初中生數學成績下降,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及時轉變思想觀念,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改變學習的方法。加之他們對于周圍環境的變化沒能及時地適應,對于初中數學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最終導致了數學成績下降。我對此進行積極的分析,下面,詳細地向大家說說我的教學方式方法。
一、正視初中數學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達到正確的認知。初中生在小學學習的數學大部分是基礎性的知識,到了初中,難度的上升使得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直接影響了他們數學學習的效率。所以,在學生步入初中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讓他們了解初中數學其實并不難,只要好好學習,成績一樣可以得到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初中的知識進行概況性的介紹,介紹的時候要避重就輕,多說一些難度較低包含一定樂趣的知識,讓學生樹立起學好初中數學的信心,從而使其可以正視初中數學,而不是碰到難題就逃避。對于他們更好地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
例如,介紹負數、平面直角坐標系、統計等學起來比較簡單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學生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他們對此會產生一定的探究興趣。教師的積極介紹和引導可以有效地帶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合作學習帶動氣氛
學生剛剛步入初中,許多都是以前就在一個學校或是一個班級的,都喜歡三五個人在一起討論問題,學習知識。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施行合作學習。既滿足了學生想要在一起的愿望,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在一起進行學習交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還可以為班級帶來積極學習的良好氛圍。合作學習。一個科學的學習方式,有的知識一個人思考會因為個人思想上的漏洞產生偏差。一個小組討論一個問題,可以有效地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學生會發現自身思維上的缺陷,進而彌補不足,積極向上。
例如,學習多姿多彩的圖形的時候,學生互相在一起討論圖形中隱藏的數學知識,然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只要是自己小組發現的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而且這個知識點在其心中的印象會非常深刻,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
三、探究式學習提升能力
學生在課堂上學得再好,課堂氣氛再高漲。他們如果不能產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強化自己的思維,學習數學還會是其心中的一個難題。對此,我在課堂上使用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帶動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強化其思維的寬度。探究式學習就是教師根據課本上的知識,找一些改變思考角度答案就會隨著改變的試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教師的積極引導,發掘多種多樣的答案,每想出一種答案,學生的成就感就會得到滿足,他們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也會隨之高漲。最后產生自己積極思考的習慣,使自己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
例如,不等式的學習中,教師的課堂板書就可以是“45× ≥67”讓學生自己尋找數字,這樣的教學或許是簡單的,但是這樣可以充分地帶動學生學習不等式的興趣,然后教師再適當地提高難度,讓學生強化自己的思維。
四、多樣化課堂添樂趣
初中生已經走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一大半路程,他們在小學的六年中,都是在教室度過的,以后的如果依舊在教室中學習,他們可能會對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影響學習。數學還是一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把教學的地點進行改變,為學生的學習增添樂趣。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新鮮感,樹立起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去課堂之外進行學習,學生還會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補充大腦的供氧,讓自己的大腦保持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緊張的狀態下人的思維會更加敏捷,對于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例如,學習多姿多彩的圖形的時候,教師除了舉教室中的例子外,還可以把學生帶到課堂之外找尋周邊的圖形,引導學生發現他們的特征。然后直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可以說出自己對圖形的第一印象,最后回到教室,教師根據學生在外面的發現進行總結,講述關于圖形的知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帶到學校之外的建筑工地或者是其他蘊含數學知識的地方,讓他們充分地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分層教學,把學生分開教導,讓他們和自己基礎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學習,產生共同的話題,進而實現共同進步。教師選擇合適的時機帶領學生一起反思前一段的學習,查缺補漏也是十分必要的。初中對于每一個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時期,讓他們在初中進行良好的初中數學的學習,對于其以后學習更加高深的數學知識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其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莉.如何打好數學基礎[J].教育科學研究,2009(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