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技術課程體系建設

2014-10-29 02:23:20李國良常琤金澤龍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中高職課程體系

李國良 常琤 金澤龍

摘要:本文根據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中高職銜接工作中的實際執行情況以及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最新的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分析了現行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機制;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9-0046-04

一、前言

中高職銜接在我國已經開展了很多年的試點,各地也都探索了不同的銜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總體來說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招生錄取、適應課程、專業設置以及教學方式等如何銜接。在2014年3月在釣魚臺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闡述了中國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規劃,首次把職業教育提升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高度,這就意味著,國家教育改革將以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實行中國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從政府層面上認定了職業教育是一個教育系列,這個系列要根據產業發展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做到從初級到中級到高級有機的結合,分別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高級技工和工程師三個層次的人才。規劃中實事求是地提出了中高職銜接的做法和要求。如果這個體系構建成功,可以有效解決目前職業教育長期存在的“斷頭路”問題。所以說職業教育的人才的培養模式面臨著整體的改變,針對這樣的新情況,再來研究中高職的銜接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高職銜接現狀分析

在《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政策的指導下,各地先后進行了中高職銜接的試點工作。1985年,教育部同意將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等3所技術專科學校試辦5年制技術專業學校。廣東省2009 年啟動“中高職三二分段”試點工作;2010 年將試點高職院校擴大到10所;2011年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共有27所高職院校、近百所中職學校參加試點,2012年,試點范圍擴大到32所高職院校,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張。

1.中高職招生環節銜接現狀

從現有情況看,中高職在招生方面的銜接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種銜接模式是分段貫通式。將一所或幾所中職學校與專業對口的高職學校聯合辦學,采取“3+3”或者“3+2”方式,前3年在中職學習,后3(2)年在高職學習,按階段完成各自的教學任務,中職和高職學校共同制定培養目標,整合、重組中高職的課程和教學計劃;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在5年的時間內,根據不同階段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基礎理論、職業技能等系統的教學和訓練,避免了中職學生因為基礎理論薄弱而帶來的與高職對接后學習困難的問題,有利于教學過程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第二種銜接模式是5年一貫制。五年一貫制:又稱“初中起點大專教育”, 部分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關規定,辦5年一貫制的高等職業教育,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達到錄取成績后,直接進入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習,進行一貫制的培養。

第三種銜接模式是自主招生。有自主招生權限的高職院校,由學校自主命題,面向廣大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專和技校相關專業的學生,經過理論考試、技能測試和面試三個環節,綜合各個環節的成績,最終確定錄取名額。

2.中高職教學環節銜接現狀

目前來看,中高職在教學環節的銜接主要表現在人才培養目標,教材和課程銜接兩個方面。

首先是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問題。中高職在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上既有職業教育的一致性,又有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和崗位定位不同的差異性。中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起基礎性作用,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起承上啟下作用,培養的是比中職教育更高層次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其培養目標定位于高技能和應用型。因此中高職應分別根據區域產業鏈不同的職業崗位要求確定培養目標。因此,中職教育既要考慮就業問題,還應重視學生升學和深造的走向,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目前中高職在制定培養目標時,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劃和協調,基本上還是按照各自的培養層次的需求來制定,考慮中高職之間銜接的很少。

其次是教材和課程的銜接問題。目前中高職的課程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中職有一套獨立的教材系列,高職有一套獨立的教材系列,兩個系列自成一體,教材在編寫時是以各自的培養目標為出發點編寫的,中職的教材以學生的就業為出發點,沒有考慮中職學生升入高職以后的學習問題,高職的教材以高中畢業生為考慮對象,沒有考慮到從中職升入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嚴格來說,目前還沒有一套針對中高職銜接的新的教材體系的教材。高職教師在授課時只是按照教學安排來完成教學工作,造成理論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壓力很大,學習起來很吃力。

三、中高職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示范高職院校,根據國家政策,按照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的要求,自2009年起我校開始開展自主招生工作,從2012年開始部分專業試行“3+2”招生,因工作原因,每年都參加了這項工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分別講授過高中畢業生的班級和中職畢業生組成的班級,所以通過幾年的實際工作,體會到目前無論是在招生環節還是在課程教學環節,中高職銜接模式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課程建設·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技術課程體系建設

1.中高職銜接招生問題顯現

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專業對口問題。由于高職專業數量遠遠大于中職專業數量,高職院校在招收中職學生時,無論是哪種招生模式都要求中職學生所學專業和高職招生專業一致或相近,由于高職專業類別比中職的專業類別要多,這樣就造成高職院校想要招的某些專業在中職學校沒有相同或相近專業,而中職學生想要報考的專業高職院校往往招生人數很少或者沒有,限制了中職學生能夠進一步學習的比例。

二是“3+2”本身設計時的局限性。這種招生模式在設計時要求高職院校對口一個中專或者中職學校相同專業進行“3+2”招生,其設計缺陷就是限制了中專或中職層面學生和高職層面院校廣泛流動的可能性。對中職學校來說,在招生時由于畢業后有很大的機會升入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較高,所以其積極性很高。但在2年后學生準備轉段時,據調查,很多的中職學校對轉段工作不是很積極,同時愿意轉段的學生也相對較少,大部分的學生希望盡快找到工作;即使進入轉段的學生經過考核被錄取,但由于中職的第三年學習時間一般學校會安排下廠實習,學生實習一年之后,愿意重新回到學校學習的學生又會減少。據統計目前中等教育學生對口升學的升學率不足3%,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相比差距巨大。

2.中高職銜接教學問題顯現

(1)培養目標不清晰。教職成【2009】2號文中指出職教育培養目標:“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教高【2006】16號文提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從文件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還不夠清晰和明確,還沒有形成人才培養層次的有效銜接,培養目標區分不明顯。中職教育、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既有相同地方又有各自的特點。中職教育應以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級管理人才為主,也就是魯昕部長提到的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高職教育則應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即工藝師、技師、生產一線組織者或管理者為主,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培養高級技工。中職教育在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同時,還應向高職教育輸送合格人才,為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打下基礎。高職教育在保持與中職教育連續性的基礎上,體現出自身的職業性和高層次性。

(2)文化基礎課脫節。所謂的文化課的脫節主要是中職畢業生相比高中畢業生而言,由于中職學校是以就業教育為主,比較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而普通高中是升學教育,在校期間注重的是針對高考的應試教育,所以二者相比教學內容的深淺程度相差很大,中職畢業生的文化課基礎遠低于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水平。而現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及教材都是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起點制定和編制的,中職畢業生在專業課的學習時會因基礎課知識薄弱而遇到比較大的困難,造成不同班級同一門課程學習成績相差很大。

(3)中高職專業課重復。由于目前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的區別不是很明顯,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制定培養目標的依據沒有統一標準,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調統一的渠道和機制,造成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不銜接,導致在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上出現雷同、重復等現象。

四、中高職銜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綜上所述,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涉及招生和教學多個環節。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的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重要內容和支撐,如果沒有一個一體化的教學計劃,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只是一句空談。所以, 設計好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結構,實施一體化教學計劃,對實現中高職的銜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及相近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進行分析

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應以知識的邏輯關系構建,而是應以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行動領域分析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的形成為主線而構建。因此,要結合當地區域產業鏈的特點,依據行業中初級技術崗位和高技能崗位的標準,按照科學的教育規律設計課程體系,解決好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和整體一致性問題,最終實現產業生產所需要的初中級和高級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的目標。

2.具有電子產品軟硬件聯調能力

1.電子產品故障分析診斷

2.電子產品整機測試

2.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制定中高職銜接一體化教學大綱是國際上實現中高職銜接的先進經驗,盡管中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但面對的產業結構是一致的。所以就要求中高職的教學內容既不能重復,又有一定的延續性,要符合知識與技能循序漸進的原則。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應該結合對職業能力的需求分析,兼顧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的要求不同,在此指導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多所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針對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要求進行初步的探索。具體措施為:第一,準確定位中職和高職課程內容。 根據中、高職兩個層次人才培養規格入手,研究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對應性,以不同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崗位目標的要求,選取相應的課程內容。第二,按層級和梯度原則遴選課程內容。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應該有明顯的區別。

五、結語

現在國家層面開始實施構建職業教育體系的舉措,對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圍,招生模式已經或者就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解決招生模式的同時,如果做好了教學環節的改革,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必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構建完成,國家提出的職業教育要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高級技工和工程師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高俊文等.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4).

[2]蔣新革等.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2(4).

[3]孟源北.中高職銜接關鍵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4).

[4]徐靜等.中職與高職教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 [J].職業與教育,2010(11).

[5]劉培琴.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J].成人教育,2013(2).

[6]張家寰.中高職銜接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7]李玉珠.中高職發展踏上“和諧號”[J]. 教育與職業·綜合版,2011( 6).

[8]葉美芬.中高職銜接的模式創新探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9]范愛民等.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1).

責任編輯何麗華

二是“3+2”本身設計時的局限性。這種招生模式在設計時要求高職院校對口一個中專或者中職學校相同專業進行“3+2”招生,其設計缺陷就是限制了中專或中職層面學生和高職層面院校廣泛流動的可能性。對中職學校來說,在招生時由于畢業后有很大的機會升入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較高,所以其積極性很高。但在2年后學生準備轉段時,據調查,很多的中職學校對轉段工作不是很積極,同時愿意轉段的學生也相對較少,大部分的學生希望盡快找到工作;即使進入轉段的學生經過考核被錄取,但由于中職的第三年學習時間一般學校會安排下廠實習,學生實習一年之后,愿意重新回到學校學習的學生又會減少。據統計目前中等教育學生對口升學的升學率不足3%,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相比差距巨大。

2.中高職銜接教學問題顯現

(1)培養目標不清晰。教職成【2009】2號文中指出職教育培養目標:“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教高【2006】16號文提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從文件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還不夠清晰和明確,還沒有形成人才培養層次的有效銜接,培養目標區分不明顯。中職教育、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既有相同地方又有各自的特點。中職教育應以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級管理人才為主,也就是魯昕部長提到的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高職教育則應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即工藝師、技師、生產一線組織者或管理者為主,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培養高級技工。中職教育在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同時,還應向高職教育輸送合格人才,為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打下基礎。高職教育在保持與中職教育連續性的基礎上,體現出自身的職業性和高層次性。

(2)文化基礎課脫節。所謂的文化課的脫節主要是中職畢業生相比高中畢業生而言,由于中職學校是以就業教育為主,比較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而普通高中是升學教育,在校期間注重的是針對高考的應試教育,所以二者相比教學內容的深淺程度相差很大,中職畢業生的文化課基礎遠低于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水平。而現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及教材都是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起點制定和編制的,中職畢業生在專業課的學習時會因基礎課知識薄弱而遇到比較大的困難,造成不同班級同一門課程學習成績相差很大。

(3)中高職專業課重復。由于目前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的區別不是很明顯,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制定培養目標的依據沒有統一標準,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調統一的渠道和機制,造成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不銜接,導致在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上出現雷同、重復等現象。

四、中高職銜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綜上所述,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涉及招生和教學多個環節。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的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重要內容和支撐,如果沒有一個一體化的教學計劃,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只是一句空談。所以, 設計好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結構,實施一體化教學計劃,對實現中高職的銜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及相近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進行分析

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應以知識的邏輯關系構建,而是應以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行動領域分析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的形成為主線而構建。因此,要結合當地區域產業鏈的特點,依據行業中初級技術崗位和高技能崗位的標準,按照科學的教育規律設計課程體系,解決好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和整體一致性問題,最終實現產業生產所需要的初中級和高級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的目標。

2.具有電子產品軟硬件聯調能力

1.電子產品故障分析診斷

2.電子產品整機測試

2.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制定中高職銜接一體化教學大綱是國際上實現中高職銜接的先進經驗,盡管中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但面對的產業結構是一致的。所以就要求中高職的教學內容既不能重復,又有一定的延續性,要符合知識與技能循序漸進的原則。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應該結合對職業能力的需求分析,兼顧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的要求不同,在此指導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多所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針對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要求進行初步的探索。具體措施為:第一,準確定位中職和高職課程內容。 根據中、高職兩個層次人才培養規格入手,研究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對應性,以不同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崗位目標的要求,選取相應的課程內容。第二,按層級和梯度原則遴選課程內容。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應該有明顯的區別。

五、結語

現在國家層面開始實施構建職業教育體系的舉措,對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圍,招生模式已經或者就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解決招生模式的同時,如果做好了教學環節的改革,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必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構建完成,國家提出的職業教育要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高級技工和工程師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高俊文等.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4).

[2]蔣新革等.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2(4).

[3]孟源北.中高職銜接關鍵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4).

[4]徐靜等.中職與高職教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 [J].職業與教育,2010(11).

[5]劉培琴.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J].成人教育,2013(2).

[6]張家寰.中高職銜接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7]李玉珠.中高職發展踏上“和諧號”[J]. 教育與職業·綜合版,2011( 6).

[8]葉美芬.中高職銜接的模式創新探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9]范愛民等.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1).

責任編輯何麗華

二是“3+2”本身設計時的局限性。這種招生模式在設計時要求高職院校對口一個中專或者中職學校相同專業進行“3+2”招生,其設計缺陷就是限制了中專或中職層面學生和高職層面院校廣泛流動的可能性。對中職學校來說,在招生時由于畢業后有很大的機會升入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吸引力相對較高,所以其積極性很高。但在2年后學生準備轉段時,據調查,很多的中職學校對轉段工作不是很積極,同時愿意轉段的學生也相對較少,大部分的學生希望盡快找到工作;即使進入轉段的學生經過考核被錄取,但由于中職的第三年學習時間一般學校會安排下廠實習,學生實習一年之后,愿意重新回到學校學習的學生又會減少。據統計目前中等教育學生對口升學的升學率不足3%,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相比差距巨大。

2.中高職銜接教學問題顯現

(1)培養目標不清晰。教職成【2009】2號文中指出職教育培養目標:“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教高【2006】16號文提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從文件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還不夠清晰和明確,還沒有形成人才培養層次的有效銜接,培養目標區分不明顯。中職教育、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既有相同地方又有各自的特點。中職教育應以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級管理人才為主,也就是魯昕部長提到的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高職教育則應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即工藝師、技師、生產一線組織者或管理者為主,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培養高級技工。中職教育在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同時,還應向高職教育輸送合格人才,為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打下基礎。高職教育在保持與中職教育連續性的基礎上,體現出自身的職業性和高層次性。

(2)文化基礎課脫節。所謂的文化課的脫節主要是中職畢業生相比高中畢業生而言,由于中職學校是以就業教育為主,比較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而普通高中是升學教育,在校期間注重的是針對高考的應試教育,所以二者相比教學內容的深淺程度相差很大,中職畢業生的文化課基礎遠低于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水平。而現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及教材都是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起點制定和編制的,中職畢業生在專業課的學習時會因基礎課知識薄弱而遇到比較大的困難,造成不同班級同一門課程學習成績相差很大。

(3)中高職專業課重復。由于目前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的區別不是很明顯,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制定培養目標的依據沒有統一標準,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調統一的渠道和機制,造成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上不銜接,導致在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上出現雷同、重復等現象。

四、中高職銜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綜上所述,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涉及招生和教學多個環節。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的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重要內容和支撐,如果沒有一個一體化的教學計劃,要實現中高職的有效銜接,只是一句空談。所以, 設計好中高職銜接一體化課程結構,實施一體化教學計劃,對實現中高職的銜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及相近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進行分析

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應以知識的邏輯關系構建,而是應以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行動領域分析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的形成為主線而構建。因此,要結合當地區域產業鏈的特點,依據行業中初級技術崗位和高技能崗位的標準,按照科學的教育規律設計課程體系,解決好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和整體一致性問題,最終實現產業生產所需要的初中級和高級技能人才系統培養的目標。

2.具有電子產品軟硬件聯調能力

1.電子產品故障分析診斷

2.電子產品整機測試

2.基于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制定中高職銜接一體化教學大綱是國際上實現中高職銜接的先進經驗,盡管中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同,但面對的產業結構是一致的。所以就要求中高職的教學內容既不能重復,又有一定的延續性,要符合知識與技能循序漸進的原則。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應該結合對職業能力的需求分析,兼顧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的要求不同,在此指導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多所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針對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要求進行初步的探索。具體措施為:第一,準確定位中職和高職課程內容。 根據中、高職兩個層次人才培養規格入手,研究課程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對應性,以不同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崗位目標的要求,選取相應的課程內容。第二,按層級和梯度原則遴選課程內容。中職和高職期間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應該有明顯的區別。

五、結語

現在國家層面開始實施構建職業教育體系的舉措,對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圍,招生模式已經或者就要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解決招生模式的同時,如果做好了教學環節的改革,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必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構建完成,國家提出的職業教育要培養出高素質勞動者、高級技工和工程師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高俊文等.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4).

[2]蔣新革等.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2(4).

[3]孟源北.中高職銜接關鍵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4).

[4]徐靜等.中職與高職教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 [J].職業與教育,2010(11).

[5]劉培琴.中高職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J].成人教育,2013(2).

[6]張家寰.中高職銜接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7]李玉珠.中高職發展踏上“和諧號”[J]. 教育與職業·綜合版,2011( 6).

[8]葉美芬.中高職銜接的模式創新探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9]范愛民等.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1).

責任編輯何麗華

猜你喜歡
中高職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家用紡織品設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實踐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25:20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47:12
中高職業英語教學大綱對比與銜接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23:26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4:37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
職業院校開展中高職教育銜接的建議
企業導報(2016年5期)2016-04-05 13:02:20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老头综合网| 精品福利视频网| 538精品在线观看| 热99精品视频|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白浆在线|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色综合成人|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午夜视频| a色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日韩中文欧美| 亚洲色图另类|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欧美在线网|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五月天天天色|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日韩高清成人|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韩国福利一区|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四虎成人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婷婷六月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亚洲看片网| 在线国产91|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青青草一区|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亚洲最新网址|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亚洲精品图区|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 黄色网在线|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第五页| 美女毛片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91福利免费视频| 91破解版在线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