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從多角度、多系統、激勵拓展學生思維,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判斷和遷移能力,突破學生機械接受的思維模式而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具有獨創精神的創造性思維模式,讓語文教學向著有效、高效的方向邁進。
關鍵詞:多維教學;創造;高效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以及個性塑造的過程。
所謂多維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維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多角度、多系統地激勵、拓展學生思維,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判斷和遷移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維教學法,可以突破定向思維式,使學生思維的角度靈活多變,思維的效度深刻鞏固,為現代化思維方式的發展創造極好條件。采用多維教學法,可以突破學生機械接受的思維模式而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具有獨創精神的創造性思維模式。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每堂課上都學有興趣、學有所得,是廣大教師都在認真探索、深入研究的課題。教師在進行中采用多維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不再以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而應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所以,教師必須從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學生,尊重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善于保護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保護學生顯露出來的創造意識,做到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驅使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世界,注意學生的新鮮直接感受,即靈感爆發式的領悟和理解,積極肯定學生不拘一格的創新見解,讓他們燃燒起創造性思維的熊熊烈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學習不僅意味著獲得持續學習的能力和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且意味著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能不斷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的思考。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并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結果。如果僅僅只要求回答是與否,既浪費時間,也沒有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在數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活躍課堂氣氛、啟發思維、發展智力。
三、隨機應變,處理好課堂即時生成資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反應不一定全在自己的預計中,對出現的意外情況,也就是即時生成的資源,教師不能置之不理,漠然置之,甚至簡單粗暴地批評、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恰恰是學生的思維與教材內容相摩擦而出的閃光點,面對即時生成的資源,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恰當地進行引導,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處理好了即時生成資源,就能為課堂教學增光添彩,也就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四、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面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后,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檢查、幫助、促進。教師要投入小組活動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
總之,采用多維教學法,可以突破定向、單向思維式,使學生思維的角度靈活多變,思維的效度深刻鞏固。為現代化思維方式的發展創造好條件。采用多維教學法,可以突破學生機械接受的思維模式而形成一種積極主動、具有獨創精神的創造性思維模式。教學的成效,絕不是教師一朝一夕短時間內就能做得到的,需要教師日積月累,不斷學習、總結、反思,才能讓語文教學向著有效、高效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宋明瑞.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維教學法[J].新課程學習:下,2011(7).
作者簡介:梁敏,女,1979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湖南省望城區白箬鋪鎮友仁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