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填鴨式教學導致教學效果差,成績不理想。經過與學生交流、自我反思,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練習等方面對自身的教學進行改進,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在高三的教學中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成績。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探究式教學
去年我擔任高三(2)和高三(3)班兩個班的代數教學,在上課時我還是采用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一開始復習內容簡單,學生易于接受,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第二次測驗的情況卻令我大吃一驚,學生的成績下滑很厲害。一年的高三教學很快結束了,學生畢業后,我也定下心來進行了認真反思:第一,課前備課雖然很充分,但僅僅傾向于知識備課;第二,課堂上,為了能讓學生理解重難點,一節課我不停地講,給學生板式,忽視了學生能否接受,而且不給學生課堂練習的機會。第三,課后作業只布置本節課所學知識,對于前面所學知識回顧很少,學生也是學一點練一點,對于復習過的知識前學后忘。第四,對于學生關心不夠,不能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針對以上幾點,在今年的教學中做出調整。
第一,課前充分準備,除了做到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外,對于一些重難點和常考題型在上課前制作導
單,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方向,提前預習,對于難以理解的地方圈出來在課堂上作為重點認真聽講,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課堂上,重難點先讓學生自己分組討論,最后各組派一名代表陳述本組討論的結果,我將討論結果加以總結,對于學生的好的想法給予表揚,對于考慮不周的地方及時給予指導和改正。因此都能積極參與進來變為課堂的主人。
第三,對于作業我也做了改革。首先,改變作業布置內容。其次,改變作業模式。第三,對于收交上來的作業認真批閱。這樣做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及時解決學生作業中遇到的問題。
第四,通過以上幾項調整,我感到有很大收獲,但是每節課上完之后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或者會受到一些啟發。于是在課后我養成了堅持撰寫教后記的習慣。每次撰寫時,都對好的思路和方法進行提煉,變為自己的方法。
通過創新不僅讓學生自己學會了學習,而且提高了我的教學能力,增加了我的知識積淀。
參考文獻:
陳在瑞,路碧澄.數學教育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王瑰麗,女,1982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彪角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