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就是寫生活,尤其是小學生更應該如此。學生不了解自己的生活,怎么能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呢?更不用說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了。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從而在快樂中學會寫作、在寫作中領悟快樂。
關鍵詞:寫作;生活;作文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寫作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學生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力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學生一旦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就會視寫作為一種快樂和需要,從而會情不自禁地寫出來。
1.開拓學生廣闊的寫作空間
不作限制,讓學生敞開心扉,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第一步。在一年級下半學期,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后,就有了寫話的愿望,所以,教師應該從那時起開始引導學生寫話。在內容、字數、格式上不加限制,讓學生感受到寫話是很輕松、很愉快的一種學習方式。
2.引導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
低年級學生非常重視教師的評語,簡單的幾句評語,可讓學生有自信心。從學生寫話起,老師都要認真批閱,哪怕只是一句話,也要寫評語,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用親切的語言評價鼓勵。
二、聯系生活,開啟思維的大門
小學生的生活猶如萬花筒,五彩繽紛,是學生習作的“百寶箱”。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學會從中獵取感興趣的寫作內容,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會“天天向上”。
1.深入學生生活,挖掘習作資源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溜溜球在學生中風靡一時,他們個個玩得精彩絕倫。我也親自玩了幾回,卻怎么也玩不好。看來,玩中自有學問,值得一寫。我便給學生布置了題為《我玩溜溜球》的小練筆。沒想到,學生一見題目高興得歡呼起來,最害怕寫作文的學生也寫了300多字,從溜溜球的結構、變化多端的玩法技巧、其中隱含的原理、帶給人的樂趣等方面娓娓道來,寫得既具體又生動有趣。
2.在生活中體驗情感
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著的問題是:內容空洞不具體,語言簡單,缺乏真情實感。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所寫的內容沒有經歷過,有的雖經歷過,但是沒有什么感受和體驗。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情感,進而進行細致的作文訓練。
一次語文課上,外面下起了冰雹,學生紛紛朝窗戶外面望去,表情各異:有的好奇,有的驚訝,議論紛紛,思路無法回到課文中。看著學生心不在焉的樣子,我索性讓學生放下課本,到窗前仔細觀察,有的學生把小手伸到窗外,接著空中落下的冰雹,我問道:“你們手中的冰雹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學生說:“是晶瑩剔透的。”有的說:“是純潔無暇的。”“像一顆顆小水晶。”“還像一顆顆小鉆石,它落到我手心里一會就化了。”冰雹過后,我說:“談談你們的感受吧。”學生仍處在興奮狀態,都迫不及待地想把心里的感受告訴別人,我又順勢引導學生先進行口頭作文,他們述說了小冰雹的樣子、同學們觀看時的動作、神情以及自己的心情。然后,我抓住最佳的訓練時機,讓學生及時動筆寫作,最后一篇篇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感情真摯的習作躍然紙上。
3.讓學生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寫作
題材來源于生活。教師平時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習作時在生活的基礎上提煉出寫作的素材,然后用自己的筆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好作文。
如,學生王逸瑄的習作《砸蒜》這樣寫道:我伸手搶過媽媽手中的木槌子,信心十足地對著蒜罐里的蒜砸了下去,可滑溜溜的蒜瓣卻紛紛蹦到邊上,真搗蛋。我定了定神,瞧準了“毫發無損”的蒜瓣,又是狠狠一槌子,可蒜瓣照舊“安然無恙”。哼!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我憋足了勁用力一砸,蒜瓣依舊,蒜罐倒差點成了“替死鬼”,有兩個蒜瓣居然跳到桌子上,還在那里打著旋,好像故意在氣我。我有些氣急敗壞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乒乒乓乓”亂砸起來。突然,一個蒜瓣像長了眼睛似的,“嗖”地一下射到我的臉上,嚇我一跳,用手一揉,壞了,一絲蒜汁揉進了眼里,眼淚像潮水般地涌出來,透過淚水,我定神一看,戰果依然平平。
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體驗到創作的歡樂。在快樂中寫作,在寫作中享受快樂,這不但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學永遠追求的真諦。
參考文獻:
李春芳.在快樂寫作中領悟快樂[J].新西部:下旬,2011(12).
作者簡介:宮惠珍,女,1964年6月出生,大專,就職于甘肅省隴西縣文峰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