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學生,一說到體育,津津樂道的是NBA,是姚明、易建聯;是我們的飛人劉翔;是我們戰無不勝的國球——乒乓球隊。而我現在要說的是體育運動與人的健康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體育運動
體育與我們的生活已經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里因為有了體育更有了激情,也因為有了體育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滿活力,也因為人們對體育的進一步認識,知道了體育與健康的聯系,全民體育、終身體育,更有學校陽光體育。“我運動,我健康。我健康,我快樂。我快樂,我年輕。”學生知道體育會使我們更年輕,也更健康。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結合社會現象教給學生體育與健康方面的知識。
古時候的養生功,一般都是以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為手段而達到養生的目的。流傳下來的八段錦、太極拳等等就是一些常見而又很有實效的例子。
聯系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節節攀升,人們對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重視,總在千方百計地讓自己更健康些、更年輕些,所以防治“富貴病”——糖尿病、防衰老就成了熱門,不少人為之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
1.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擺著一種防衰老的最佳方法——爬樓梯
隨著城市的向高發展,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上下樓是種免不了的體力勞動。因為有了電梯,所以很多人只是難得爬幾層,就會氣喘吁吁,而經常爬的人卻很少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相當一部分的城市居民,活動很少,有的人一周只下樓幾次購置生活用品,其他的時間天天坐在家里上網看電視或就是上班坐辦公室,其實這樣會妨礙你的身體健康。根據科學家測定,爬樓梯是“運動之王”。這可以從爬樓梯所消耗的能量來說明。用一般的速度爬樓梯,每十分鐘要消耗202千卡的熱量,下樓為上樓的1/3,它比靜坐時多用10倍,比散步高4倍,比游泳多2.5倍,比跑步多23%,比打羽毛球多94%。
大家不要認為爬樓梯只是兩條腿在運動,實際上,同時也在做平衡運動,四肢的動作可以使全身血液循環加速,從而使心跳加速,呼吸增快。這樣不僅保證了氧氣的供給,而且還會使經常爬樓梯的人心肺功能很快改善,使心肌粗壯有力,肺活量增大。所以經常爬樓梯的人,就會強筋健骨,增強體質,延長壽命。當然,對心臟有病的人,這種運動還要根據病情而定,適當進行,切不可盲目進行。住高樓的人們,為了使你更健康,更年輕,每天做一次爬樓梯運動吧,這可不太受時間與天氣的限制哦!愿大家都更健康年輕!
俄國學者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鄉下美人的主要標志就是結實的身體與紅潤的臉色,這是經常參加勞動的結果。”這也正好證明了健康與勤運動之間的關系。
2.防治“富貴病”——糖尿病
人類的健康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無病則為健康,若有病能愈可謂恢復健康。恢復健康的一種有效方法就是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體療,這樣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下面就糖尿病的體療法作下分析與說明。
糖尿病目前廣泛采用藥療結合食療。如果在藥療和食療控制血糖和尿糖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適量、科學的體育療法,療效將更加顯著。
體療法可以加強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對代謝的調節,促進糖和脂類的代謝,另外,體育鍛煉還有去脂減肥,增強心肺功能,減少并發血管硬化的效果。如選用中等運動負荷,可使肌肉對葡萄糖的使用率遞增。根據測試,經過25~35分鐘體療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了16%~18%。
下面介紹兩種適宜的體育療法。
1.輕中度病型
(1)健身步行。步子擺臂輕松自然且緩慢,呼吸均勻,場所最好是公園或野外空氣新鮮的地方。
(2)慢速跑。速度控制在7.5km/h左右,步履輕松、擺臂協調,整個運功有節奏感。
(3)醫療體操:
第一節——1.并腿站立,深蹲下,吸氣。2.還原,呼氣,重復6~8次。
第二節——分腿站立,兩手握木棍在腹部做順時針方向滾動,重復5~6次。
第三節——坐在椅子上。1.兩臂側平舉。2.右手上舉,上體左側屈。3~4同1~2方向相反,兩側各重復5~6次。
第四節——坐地(適當用墊子)兩腿分開。1.上體慢速向右側屈(手盡量碰觸到踝部)呼氣,2.勻速還原,吸氣。兩側各重復4~5次。
第五節——并腿仰臥。1.右腿上舉,直腿向內外兩側做環繞旋轉。2.兩腿交替練習,重復5~6次。注意呼吸均勻。
第六節——俯臥,兩臂撐地,1.提臀,上體后移,腰腹部下垂,緊靠膝部,狀似“貓聳”。2.還原成預備姿勢,重復8~10次,間隙15~20s/次。
2.重度病型,體質孱弱或病情較重的患者除選做健身步行外,還可以進行力所能及的小球運動(乒乓球、板羽球、門球等)和氣功、太極拳等等運動量較小的活動。
體育的教學不光要教會學生運動的技能、技巧和一般的運動保健知識,更要讓學生有終身體育、關注健康的思想理念。運動是驅除病魔,是增強體質,是生命的所在。為了你的健康,你不要害怕運動!請你記住:“我運動,我健康。我健康,我快樂。我快樂,我年輕。”
附:糖尿病病情程度分辨,糖尿病一般分為早期,中期和后期,也可分為I型和II型。在I型糖尿病中,體內會破壞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這將使該組織停止產生胰島素。在II型糖尿病中,即非胰島素依賴者中,他們的胰腺可以產生胰島素,但是身體細胞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對它產生反應。也就是說在血液中對吸收糖分有困難,于是糖分都從尿中排出體外,從此總有渴的癥狀。此外,細胞還會消耗體內的脂肪或蛋白質,這樣就會引起體重下降和肌肉無力。
參考文獻:
[1]陳須媚.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S1).
[2]陳衛星.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A].浙江省推廣發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
作者簡介:姜雄飚,男,1975年12月出生,就職于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