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雄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經濟結構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在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城鎮化進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間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這就為農村閑置的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進城務工,實現他們的"淘金夢"。這便產生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的不到位等原因,引發了留守兒童學習等一系列問題,文章僅就學習問題從“學校和家庭”兩個角度進行探索研究,就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下滑問題提出解決建議,以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留守兒童;學習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282-01
農村留守兒童指的是農村父母都長期在外務工,孩子留在農村由老人或親戚照顧的14歲以下兒童。由老人監護這些留守兒童的占大多數。
一、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
1、學習動機不明確或不端正
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機是比較復雜的,有的為了父母學習,有的為了日后能掙大錢學習,有的為了混個畢業證學習,有的為了物質獎勵學習,有的為了更多的知識,因缺少父母的監督指導,所以孩子的學習動機往往難以持久,常常因為貪玩或畏懼學習困難而逐漸失去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2、學習習慣差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孩子能否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培養得越早越好,但由于父母外出務工較早,缺少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學校里,雖然老師也對其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但他們在學校習得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家中得不到強化,課堂不專心聽講,課后不完成作業時有發生。
3、學習視野不開闊
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信息傳播速度緩慢,不能及時了解外界信息,從而限制了孩子的視野。他們雖然在學校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但是老師不是萬能的,根本不可能全方位的對孩子進行傳導,這需要學生放學后從其他渠道獲取對學習有得的信息,其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可以讓孩子獲得大量的課外知識。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導致對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一關鍵部分的缺失。
4、缺乏家庭和學校溝通
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把這兩者緊密聯系起來,老師與家長得到順利的溝通交流,才能達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但現實狀況是農村學校家長座談會次數較少,而且來的都是爺爺奶奶輩,學生信息根本無法與家長交流,導致學校與家庭聯系脫節。
以上四點,是直接導致留守兒童普遍學習成績差、成績容易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容易下滑的解決建議
1、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老師和家長都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讓他們體會到:我們學習的對象是前人的知識。我們用的書是前人編出來的,掌握知識不是學習的目的。學習的目的是通過掌握知識來發展智能,使我們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之所以要學習,不僅僅是因為所學的這些知識內容能夠為自己的將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如何去探索未知世界,如何去克服各種困難,如何去發現、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從而發展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發展只有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才能取得。
2、加強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職能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教育,是啟蒙教育,健全的家庭結構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要保證。家庭是初級社會群體的典型,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對面的富有感情的交往。所以盡可能利用利用節假日回老家看看或接孩子到務工所在地短期居住,關心他們的學習,使留守兒童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
3、學校要對留守兒童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
學校教育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充分發揮教育主渠道,教師主力軍的作用,建立各項管理制度,開展各種關愛活動,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來抓。因為學校要承擔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重責任,所以要為他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校成為孩子們所喜歡和留戀的場所。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及成長記錄袋,檔案材料以班級為單位,詳細記載留守兒童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父母打工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臨時監護人的聯系方式,由班主任負責管理,以便跟蹤教育。
4、加強家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系
孩子的學習不僅要靠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兩者應密切配合,才能發揮教育的最大功用。首先,留守兒童父母要注意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每月至少與班主任聯系兩次),了解子女在校學習和發展情況,請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積極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其次,留守兒童父母要和留守兒童及其臨時監護人經常保持聯系,父母和臨時監護人之間應加強聯系,交流施教方法,每次來電要注意溝通方式,要耐心地詢問他們的學習等情況,多給予鼓勵。臨時監護人也要主動與孩子的老師聯系,要意識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最后,教師應與留守兒童父母及臨時監護人保持聯系,當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問題時,老師應及時聯系父母或臨時監護人,共同尋求解決辦法。
總結: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只有解決好教育問題才能有助于留守兒童各方面的發展,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解決成敗直接關系到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雖然我們不能“人為擴大留守兒童各種負面特征” 來渲染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嚴重程度,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已迫在眉睫,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關注。